古代人生并发症(古代有一种刑法叫:吞金,属于噎死还是毒死)
古代有一种刑法叫:吞金,属于噎死还是毒死
过去读书时化学老师就过,古时经常有听说呑金,并非黄金有毒,黄金在肚子里也不会起化学反应。但的确会死人的,那是黄金是重金属比重大,呑进去后不易排出,而易在往下凹的地方置畄,造成穿孔而死亡,在过去没法进行外科手术,只有等死了。
古时候的人要是得了阑尾炎怎么办呢,还是直接痛死
阑尾炎不是一个现代才有的疾病,在古代便有了这种疾病,而医学就是诞生于与疾病的斗争。阑尾炎最常见的表现就是转移性右下腹痛;按压麦氏点压痛反跳痛;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轻度升高等。
根据这种表现,我们查阅古籍,发现和中医论述的肠痈十分接近。“肠痈之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就是在阑尾炎急性发作期,病人发烧、怕冷,一侧腹部疼痛、肿胀,按压之后疼痛更甚,描述的就是阑尾炎的表现。
现在得了急性阑尾炎,采用最多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古人缺乏解剖知识,更没有无菌意识,那么针对阑尾炎如何治疗呢?等病人一直发热、腹痛,而没有一点治疗手段吗?
当然不是!被誉为“外科鼻祖”的华佗,便有“剜肠洗胃”的能力,并且创立了“麻沸散”专供“手术”之用。虽然,华佗不一定做过阑尾炎手术,但中医在这方面肯定做过不少尝试。与华佗同时代的张仲景,用内服药物,以治疗阑尾炎,正是用于张仲景的伟大,才被后人誉为“医圣”。也正是有了内服药物,古人对外科手术的探索才逐渐停滞。
张仲景有两个治疗阑尾炎的名方流传于世,一则大黄牡丹汤,二则薏苡附子败酱散。在大黄牡丹汤方后有“顿服之,有脓当下;如无脓,当下血”,如果阑尾出现了化脓,可以通过排出,如果还没有化脓,热毒积血也可以排出。因此不论化脓与否,只要热毒炽盛,都可以运用大黄牡丹汤。
即便是现代,很多保守治疗的阑尾炎患者,仍然采用大黄牡丹汤治疗。历经近两千年的历史,这个方剂仍然在熠熠生辉,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大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