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虹深渊哨兵弹道(美国俄亥俄级核潜艇战斗力有多强)
美国俄亥俄级核潜艇战斗力有多强
“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虽然在吨位上小于苏/俄941型“台风”级,但是整体性能却比“台风”要强,携带的洲际弹道导弹的性能也比苏联的P-39要高。所以不要单纯的用“吨位”来对比战略核潜艇的强弱,艇 弹的全面性能分析才能看出二者的强弱。
“俄亥俄”级是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发展的战略导弹核潜艇,是美国海军历史上发展的第4级战略导弹核潜艇。该艇长170.7米,水下排水量为18000吨,配备1具S8G核反应堆(世界上单堆功率最高的核潜艇反应堆,热功率220MW),水下最高航速25节。装备4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和24座导弹垂直发射装置,这是他的大概介绍。
从表面上看除了弹道导弹发射筒数量之外“俄亥俄”级似乎并没有什么出众的地方。然而很多细节值得我们去深究。“俄亥俄”设计时其实采用了不少新的技术,他的耐压艇壳直径达到12.5米(仍是世界上最大),基本可以容纳“三叉戟”弹道导弹及其发射装置,所以从外观上看它的龟背是很小的,而几乎没有的龟背可以大幅度降低潜艇的航行阻力和噪声水平。再加上它使用的减震浮筏技术(将动力舱“悬浮”起来),所以18000吨的“俄亥俄”在“海狼”服役之前一直是世界上最安静的潜艇之一。而我们今天津津乐道的“自然循环反应堆”,其实S8G就已经应用了“自然循环堆”的技术,自然循环堆也是降低潜艇噪声的有效办法。
“俄亥俄”级的24具弹道导弹发射筒中装备的是UGM-133A“三叉戟II”型洲际弹道导弹,这是“俄亥俄”具备极强核打击能力的关键。UGM-133A到现在仍然是世界上性能最强的海基战略核导弹,最大射程为11300公里,圆概率偏差达到120米左右,最大投掷重量为2.5-2.8吨,最高可携带8枚W88型热核弹头或12枚W76型热核弹头,当然如果满载弹头的情况下最大射程有所衰减。美国对UGM-133A一共进行过172次试射,成功率高达惊人的100%,而这种导弹唯一一次失败是英国方面人为失误造成的。
W88型热核弹头(氢弹)是目前世界上小型化程度较高的战略核武器,爆炸当量为47.5万吨TNT,连带MK-5重返大气载具总重量也只有360公斤,比裂变的效率要高数倍。W88型以及UGM-133A均是战备战略核武器,W88型的部署数量为455枚,具备多目标重发大气能力。
也即是说,理论上讲1艘“俄亥俄”级战略导弹核潜艇最高可携带288枚W76型热核弹头或192枚W88型热核弹头。即便美俄限制战略核武条约中规定了单枚弹道导弹的最大弹头数量不能超过8枚,但这也可以保证每艘“俄亥俄”可以携带192枚热核弹头。美国现役14艘“俄亥俄”,即便保证三分之一的数量处于战备值班,那么也是可以达到900枚的战略核武器投掷能力。这种水平足以让一个中型国家“灰飞烟灭”,甚至连能出来谈判的人都找不到。
有朋友总喜欢用苏联时期的941“台风”级与“俄亥俄”相比较,“台风”的水下排水量达到36000吨,是“俄亥俄”的2倍。但是这么大的吨位其实也是苏联的无奈,下图为“台风”的内部大致结构,可以看到它实际是左右两个耐压艇壳“夹住”弹道导弹发射筒。
在建造“台风”时苏联考虑过龟背的原因,但是由于苏联的P-39潜射的弹道导弹导弹的尺寸一直无法做到小型化,他的长度达到16米,发射重量达到90吨,而苏联方面又无力支持直径15米以上的耐压艇壳制造,既不想要“龟背”又要把20枚P-39塞入核潜艇,最终就成了这个36000吨的庞然大物。然而“台风”的弹道导弹数量为20枚,比“俄亥俄”还要少4枚。P-39洲际弹道导弹在90吨发射重量的情况下只能达到8300公里的最大射程和10枚10万吨级当量热核弹头的投掷能力,单艇最高携带200枚热核弹头,建造数量为6艘。所以整体上看世界上最大的“台风”反而还不如18000吨的“俄亥俄”。下图为苏联P-39潜射洲际弹道导弹,圆概率偏差达到近500米
为什么航母的舰岛比较大
舰岛偏大确实是个问题。相比美军航母,的辽宁舰/002型航母的舰岛都存在尺寸偏大的问题,从整体看,舰岛偏大无疑会挤占甲板空间,使得可供舰载机停靠的空间减少,也就直接对航母战力造成影响。辽宁舰舰岛显得庞大无比
航母的舰岛为什么会偏大?这是一个技术问题。航母的舰岛一般集成了烟囱、雷达、通信天线和舰桥等部分,在如此复杂的结构下,如何使得舰岛尺寸尽可能小是航母国家都致力于解决的问题。航母舰岛偏大主要因为以下几个原因:舰岛内集成了相控阵雷达、天线、烟囱等部分
一是采用常规动力,又装备落后的蒸汽锅炉和蒸汽轮机,使得航母舰岛必须留出巨大的进气和排气通道,这无疑让舰岛看起来变得臃肿;二是相对落后的雷达和电子技术,使得布置电子仪器的空间比西方大了很多,这一点从库兹涅佐夫号和辽宁舰上可以明显看出来。相比美国航母,库舰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明显低很多,很多电子系统非常落后。为了安置这些电子设备,苏联航母就必须拿出更大的空间。苏联航母和美国航母舰岛对比图
辽宁舰原本就是库舰的姊妹舰,虽说改进很多,但基础设计基本没动。而002航母又是以辽宁舰为模板设计,自然也无法避免这个问题。辽宁舰和002航母舰岛对比图。大约缩小了10%
目前来看,在舰岛小型化方面美国是做的最好的。美国航母之所以舰岛很小,就是因为采用了跟中俄航母不同的动力设计和更高的信息化程度。美国现役“尼米兹”级和“福特”级航母,都采用核动力,不用预留巨大的进气和排气通道;再加上电子技术水平先进,航母整体信息化水平高,集成能力强,大大缩小电子设备的空间。通过双管齐下的,让美国航母的体积大大小于中俄航母。
要是想要大为改善航母舰岛尺寸的问题,核动力是必须要解决的。要是应用了核动力 全电推进技术,就可以抛弃很多常规航母上笨重的物件。到时候,想要拥有小舰岛还不是小菜一碟。未来国产航母的舰岛体积有望大幅缩小
想要了解更多军事内容,欢迎关注“兵者诡道也”,将持续为您带来原创解答。
西方步枪大都采用消音器,为什么感觉我国步枪很少安装
其实,现实当中,极少有步枪装上消音器的,装上消音器的枪械,一般为手枪较为常见,特别适合用特勤人员,在执行比如刺杀等任务时,一般会装上消音器,用来降低手枪射击时的声响,以达到隐蔽保护自身,同时又能击杀对手的目的。
此外,特种作战人员在执行敌后渗透、侦察、捕捉“舌头”等任务中,可能会对随身携带的也套上消音器,成为一把射击时发出轻微声响的微声,目的仍然是达成不容易暴露目标,且又能完成特殊任务。
可以先下个结论,任何枪械短至手枪,包括稍长的、微型等,哪怕装上消音器(正式名称“抑制器”),在枪械射击时,仍然是会发出枪声的,只是相对于未安装消音器的枪械,枪声要小点而已。
因此,消音器并不能使枪械在射击时,完全不发出声响,平常军迷常说的“无声手枪”、“无声”等枪械,在现实中,其实是不存在的。
消音器,是一种附加于枪械上的有螺纹结构的套筒类金属装置,通过改变推进气体的排溢,或通过降低弹头的射速,来达到抑制噪音和火光的程度。
由于消音器能改变射击的声音,以及声音的散播,因而增加了确定射手位置的难度,因此,消音器常装备在手枪、、微型等特勤作战人员的枪械上,用来执行特殊作战任务。
对于普通步兵来说,手中的步枪已经“七斤半了”,再装上一斤左右、长10余厘米左右的消音器,除了带来枪械重量的增加以外,对于步枪射击时发出的巨大声响,基本上没有什么用。
因此,步枪上很少会有人装上消音器的,除非此人吃饱了撑得没事干,装上一只增加枪重的消音器,用来装一下2个D叠起来哪叫啥来着。
此外,别看消音器这玩意,貌似简单的有螺纹结构的套筒类金属装置而已,其实,不仅制造装备价格不菲,而且非常容易损坏,维护成本也比较高,各国陆军步兵的步枪上,基本上不会安装消音器,除非要临时去执行特殊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