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战争模拟器射手(三国全面战争1.9各势力特色兵种,公孙瓒,刘备,曹操,孙权,吕布,只要这几位的)
- 三国全面战争1.9各势力特色兵种,公孙瓒,刘备,曹操,孙权,吕布,只要这几位的
- 历史上有哪些不经意的小事最终却酿成大祸
- 98K为何最后被停产了
- “乌兹”性能优异,为何会从军中退役
- 单发狙和单发步枪有区别吗
三国全面战争1.9各势力特色兵种,公孙瓒,刘备,曹操,孙权,吕布,只要这几位的
公孙瓒:白马射手,白马义从,燕云铁骑。刘备:威武长刀步兵,白耳兵,无当飞军,连弩兵,突将骑。曹操:青州兵,武卫营,虎豹骑,霹雳车。孙权:女亲兵,解烦步兵,敢死步兵,横江武射,劫营骑。吕布:陷阵营,突阵猛士,皮兜弓骑兵,玄戟骑兵。三国全面战争(又名罗马全面战争:三国演义MOD)是由柱子工作组制作,基于罗马全面战争引擎的一款三国题材RTS剧本。1.99版是由铠甲将军创意整合制作,在1.7A基础上重置了大地图,添加了很多RS2效果,引入了很多国外MOD的东西,贴图大多是新做的。其主要特色在于地域征兵系统以及「声音效果」方面的强化,令人进入战场後有「身历其境」的真实感。但是该系列的最新版本需要付费购买、将军自身的问题以及该版本所牵涉到的各类【原MOD修改爱好者们】的作品,引起了诸多争议。
历史上有哪些不经意的小事最终却酿成大祸
插错2个插头,160人因此丧命,小事酿大祸的典型!
1994年6月6日早晨,鸣犊镇嘴头村的村民,扛着锄头正准备下地干活。忽然,头顶上传来巨大的轰鸣声,村民抬起头循声望去,只见一架硕大的飞机犹如断翅的天鹅,在空中摇摇晃晃。不一会儿,飞机冒出一股浓烟,紧接着传来闷雷般的炸响,硕大的机体瞬间断成数截,在场的村民无不触目惊心。这就是惨烈的“西安6.6空难”,而造成这起空难的原因,却是因为两个插头。
空中惊魂
1994年6月6日早上8点整,由西安飞往广州的WH2303航班开始登机,在西北航空公司空姐的微笑引导下,146名乘客很快找到自己的位子。驾驶舱的机组人员,也正忙碌着进行起飞前的各项检查工作。
8点12分,所有的乘客都已就绪,机组人员也检查无异常,机场发出了允许起飞的指令。这架图-154型飞机缓缓驶入跑道,伴随着轰隆隆的发动机轰鸣,机头顺利的拉起,好像一只漂亮的白天鹅冲进了绵绵细雨。乘客们有说有笑,通过舷窗欣赏着外面的风景,却不知一场劫难就要来临。(下图:外网找到的起飞前影像)
8点14分,飞机刚离地24秒,机体就出现异常摇摆,并伴随着明显的“呼呼”声。仅仅过了一分钟,飞机就已经变得难以控制,根据当时机组向地面的报告,2名飞行员都无法让飞机保持稳定姿态。
8点16分58秒,飞机瞬时摆幅达30度,机长果断下令进行检查。然而,飞机仍旧大幅度左右摇摆,机组人员完全无力操控。随后,机组人员打开自动驾驶仪,试图让飞机自行修正异常,然而飞机摇摆幅度却陡然增大,机组人员只好关闭自动驾驶。
8点19分,飞机爬升至4717米,但已经偏离爬升路线,并向右进行不规则的转弯,机组出现慌乱情绪。8点22分27秒,飞机出现自动抬头现象,飞行速度骤降至380KM/时,进入失速状态;3秒后,飞机突然左滚转,以70度的侧倾角朝着地面高速俯冲,速度高达747KM/小时,进入超速状态。在12秒的时间内,飞机骤降1833米,平均每秒下降152米,机体完全无法承受这样的过载。
8点22分42秒,黑匣子的记录定格在此刻,飞机在2884米的高空解体,160名乘客无一生还。由于坠机现场的场景过于惨烈,我在这里就不多加描述了,主要说说飞机为啥会解体。
两个插头惹的祸
经过现场勘查、尸体检验,专案组首先排除了爆炸和人为破坏,会不会是机组人员操作不当呢?通过调查发现,航班机组人员均持有该机型的牌照,体检报告也无异常。最关键的是,这个航班配备的是双机组,可以说是“双保险”,因此机组人员的问题也可以排除。
在随后的调查中,机组人员又排除了气象、导航、通信、超载方面的问题,那是什么原因导致飞机在空中解体呢?随着飞机残骸不断被搜集、排查,事故的原因终于露出了端倪,原来是两个插头插错了。
在飞机失事前一天,地面维护人员曾更换过减震交换平台,不经意间把管“航向”的插头跟管“倾斜”的插头位置插反了。如果飞行员打开自动驾驶仪,副翼就会作出反向动作,导致飞机阻力增大,从而产生强烈共振、飘摆,最后空中解体。遗憾的是,这个致命的失误却没有被检查出来。
6月6日,这架飞机在起飞前还有一次安全检查,如果大家仔细点,这个错误很容易被发现。可惜的是,所有人都以为别人做的万无一失,却忽视了自己应负的责任,看似滴水不漏的检查,实际上漏洞百出,让这个致命的错误再一次逃过了检查。于是,这架图-154飞机带着故障按时起飞,一步步飞进了死亡的深渊。
插错两个插头,看似是不经意的小事,然而160条鲜活的生命却因此消失,最终酿成了一场大祸!
更多历史秘闻,欢迎关注:圆桌派,每天三分钟,涨点历史新知识!
98K为何最后被停产了
二战之后各国的制式武器都进入了自动武器时代,栓动式步枪一般只保留了高精度用于特种作战的狙击步枪和反器材步枪,而现在许多国家的狙击枪下到连排一级都采用了自动模式。这不是98k,而是98k的远房大表弟
因为绝地求生类游戏98k得以闻名,很多人都认为98k就是狙击枪的代名词,但是在没玩游戏之前你们听说过这把武器吗?你们除了它还认识其他武器吗?作为一款制式步枪被游戏神话成这样感觉怪怪的。
其实相比同时代的栓动式步枪,你们趋之若鹜的98k并没有那么优秀,甚至在一些单方面性能还表现得很一般。而现在各国的制式步枪都已经采用全自动步枪了,基本没有哪个国家还在用栓动式步枪了(隔壁家的三哥好像还有在用),而都是在用游戏里AK系列,M系列等步枪了。所以98k老了,得退休了。
“乌兹”性能优异,为何会从军中退役
乌兹是“土匪专用枪”,并不适合正规部队使用
大名鼎鼎的乌兹是国防军少尉乌兹·盖尔在1951年设计的一款微型。其设计初衷是为民兵、军官、炮手、车辆驾驶员等缺乏足够射击训练人员,提供方便携带的自卫武器。
建国初环境相当恶劣,被阿拉伯国家包围和敌视,采用的是几乎全民皆兵的国防策略。因而乌兹本身就是为特殊环境下推出的特殊武器。乌兹型号众多,最常见的短枪管型长445毫米,重3.5公斤,枪管长260毫米,射速600发/分钟。
乌兹最大优点就是携带和使用非常方便,他是世界上最早一批使用包络式枪机的,枪机缩进机匣后部,缩短枪机运作距离,并以机匣包覆大部分枪管,从而缩短整体枪械长度。弹匣置于握把内,指向性突出,可以像手枪一样方便使用。1981年里根总统遇刺时,保镖掏出乌兹
另外他的维护性和可靠性非常突出,因为要适应中东沙漠环境需要,整枪可以埋进沙土后,简单除尘后就可以正常使用。
所以以上优点结合一起,让这枪有“土匪专用枪”的称号,黑帮火拼神器。可以方便的藏在身上,火拼的时候掏出来,就可以横扫一片。可以说是现代版的芝加哥打字机,一些特种不怼和安全人员也选择这款武器作为防身工具。乌兹体积小,拆装方便,可靠性枪让他成为最危险的黑帮装备
但乌兹的缺点也很明显,其借鉴了手枪的设计布局让整体非常紧凑,但也同样继承了手枪精准度差的缺点。枪机后置导致射击时震动很大,枪口上跳问题比较突出,弹匣和握把合为一体导致射击平台操控力矩要短,稳定性不足。而乌兹为降低这一问题,采取的就是加重握把和弹匣重量进行配重,又导致整枪重量丝毫不占优势。
所以乌兹又有“土匪专用枪”的绰号,适合短距离范围,训练较差人员使用,远距离精准度和毁伤效果都非常差劲。
特别是1966年,德国HK公司推出了神器级的MP5,以其强悍火力和高精准度,迅速成为全球警用反恐部队和特种部队的第一选择。警察反恐部队青睐其高精准度,避免误伤,则更看重其有效射程的提升,MP5也几乎成为全球SWAP们的标志性武器。
现在和特种警察也是开始使用X95突击步枪的9mm型,其原本是军方塔沃尔突击步枪的短枪管型改进。乌兹设计和使用环境太特殊,并不适合正规军使用。突击步枪轻型化和化是一个新趋势
单发狙和单发步枪有区别吗
你是说栓动么?是不是我可以理解成 98K是单发步枪,但他真能做狙么
答案是,从现代眼光来看,不能
狙击枪是特别强调单发精度的枪械,从设计上来说,栓动制式步枪那些需要考虑的成本、长度重量控制、勤务性、生产工时等等都要为狙击枪的精度做一定程度退让。
二战时期虽然用98K、莫辛纳甘之类的栓动做狙,但那会毕竟是全面战争,没有精力和资本去为狙击枪开辟专门的生产线,所以只能从制式步枪中挑一些验收精度高的做狙。但现代不一样。
拿MSR和98K来说吧,一个是你明显可以感觉到MSR的枪管非常粗。但不是说它口径大,毕竟MSR主要发射 7.62NATO或者.300MAG,单纯口径还比不过98K的7.92mm。但之所以粗是因为枪管壁厚,因为枪发射子弹时候枪管是有抖动的,抖动会导致子弹偏位,而越粗的管壁,会让抖动幅度越小。
MSR是铝合金枪身,98K是木制枪身。而98K的枪管机匣是通过两颗螺丝固定在木制枪身上的,但木制结构毕竟长期承受金属带来后座力为产生小位移,而且热胀冷缩率的不一致也会导致产生缝隙。这样一来就枪身木件和金属件之间细微的缝隙就会导致精度下降,但铝合金或者玻璃钢枪身则不会。
MSR是自有浮置枪管,98K不是,自由浮置枪管带来的子弹出膛一致性更高。
MSR有可调节的托腮板和伸缩枪托,98K没有,MSR有竞赛级的两道火扳机,98K没有。MSR有的弹膛与子弹贴合度更高,98K则有公差。当然,这些已经都是细枝末节了。
单发的步枪他就是步枪,步枪除了精度之外,更多的是考虑带生产成本,便携性,可靠性,勤务性,这些特点即便是现代的突击步枪上依旧体现。
而狙击步枪则一切都要向精度妥协一部分,甚至子弹都得是专门的狙击弹。
因此,手动单发步枪≠狙击枪 但狙击枪属于步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