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军:罗马游戏特色内容介绍大全(“条条大路通罗马”,而最著名的是什么路)
- “条条大路通罗马”,而最著名的是什么路
- 战争中双方激战时,出现过哪些诡谲的事件,至今都让人难以理解
- 爱沙尼亚是个怎样的国家
- 例1 公元前218年 29岁的迦太基统帅汉尼拔,亲率6万远征军、数十头战象从两班牙出发,千里迢迢由陆路奔袭罗马,曾在意大利境内以寡击众,大败罗马……这段文字讲述的是( ) A.
“条条大路通罗马”,而最著名的是什么路
罗马帝国强盛时期,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而最著名的便是“盐路”。在这条路上,罗马的远征军开进开出,商人们赶着满载盐块的牛车,从遥远的东方直奔罗马的台伯河。
战争中双方激战时,出现过哪些诡谲的事件,至今都让人难以理解
淮河涨水,似乎一切中都是天意,又是人谋。
解放战争进行到第二年的时候,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失败,改为重点进攻山东和延安。面对国民党的重点进攻,毛决心进行战略,此次是从军事、政治、经济各方面进行的一次战略规划。
毛分析局势之后,决心出兵最薄弱的中原地带,而占据中原就需要立足大别山,所以毛决心让晋冀鲁豫野战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在大别山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南扼长江,东摄南京,西逼武汉,直接威胁南京,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
接到毛任务的刘邓首长,于1947年6月30日渡过黄河,而后又率领部队在黄河给摆起了迷魂阵,趁率领大军在黄河沿岸忙活的时候,刘邓大军已经大踏步南下,直到大军渡过汝河,才如梦初醒的发现刘邓大军的目标是大别山。
刘邓大军渡过汝河之后,进入大别山就只剩下一到障碍——淮河。过了淮河,刘邓大军就可进入大别山,然而此时并不很轻松,因为的大军已经逼近。
淮河是敌占区,的调动迅速,他得知刘邓大军渡过汝河之后,急忙命令敌四十师、七师、五十八师、十师等十几个师和旅紧紧地跟在后面追,其中曾在汝南埠南边堵击刘邓大军的敌八十五师已经到达彭店,离淮河仅30公里,正在猛烈地向后卫十六旅四十六团进攻。
淮河是发源于河南南部的桐柏山,流经豫、皖、苏三省,在中原是条大河。每年的5月至10月是这条河的高水位期,而在刘邓大军度河的时候又连下了几天雨,淮河的水位高涨。为了确定大军能否顺利渡过淮河,刘帅提前赶到淮河沿线观察水情。
此时李达已经在附近乡亲们的帮助下找到了十几条小船,但是光靠这十几条小船是不足以保证大军迅速渡过淮河。形势已经万分紧急,刘帅问十八旅政委李震问:“河水真的不能徒涉吗?”李震说:“河水很深,不能徒涉。”因为李震刚刚派遣侦查过,汇报给他的都说不能徒涉,所以他的回答很肯定。
刘帅又亲自到淮河上测量,就在测量的时候,刘帅看到上游有人牵马过河,这证明淮河完全可以徒涉,他立马让李震赶快转告李达参谋长:“不要架桥了,叫部队火速从上游徒涉。”
李达迅速组织部队在浅水区放上浮标,大军就这样有序的过河。并将所有船只留给了后续的阻击部队,保障他们能渡河。当国民党吴绍周带领的八十五师后脚赶到后,他也命令部队立即徒涉,不料人马一下水,还没到河心,就被河水卷走了。吴绍周忙让部队停止过河,望着淮河,不禁仰天长叹。
这件事报告给国民党中央后,国民党军统帅部方面也感到很惊疑。国防部作战厅厅长郭汝瑰在8月29日日记中记道:“追击各路均为淮水所阻。据云:刘军渡淮河系徒涉,一到即涨水,可亦奇矣!刘部进入大别山,陈赓部进入伏牛山,已形成犄角之势,从此中原无宁日矣……”
刘邓大军渡过淮河之后,淮河的水位就迅速升高,这不能说是天意,但是也却为诡异的事件。而更重要的是人谋,若非刘帅等人的快速决断,刘邓大军也不能如此迅速的渡过淮河,所以说这是天意,也是人谋。
爱沙尼亚是个怎样的国家
关于爱沙尼亚,你可能不知道的20个冷知识:
1.缺少男人的国家,美女如云。
这个国家的女性明显多于男性。爱沙尼亚共和国截至2020年3月5日的总人口有1,291,232人,男性60.3万人,占比46.4%,女性68.8万人,占比53.6%。爱沙尼亚妇女平均寿命要长10年,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解释这一现象。
2. 他们擅长奥运夺金
当谈到赢得奥运奖牌时,你可能觉得历届奥运没见爱沙尼亚占头榜啊。是因为爱沙尼亚人口少,如果按照百万人得奖率计算,不包括2016年里约,每百万人中就有25.5枚奖牌。只有七个国家的得奖率比她更高。
3. 背老婆赛跑在爱沙尼亚盛行
爱沙尼亚人还擅长背妻赛跑这种非奥运项目。爱沙尼亚一对夫妇在1998年至2008年间连续11年赢得世界携妻锦标赛冠军,虽然这项运动起源于芬兰,但在爱沙尼亚流行。
4. 荡秋千
爱沙尼亚人非常热爱荡秋千。在90年代,一个名叫 Ado Kosk 的人发明了一种新的运动叫做荡秋千,参与者可以依附在巨大的钢制秋千上,这种秋千可以完全旋转360度。它也还没有被列入。
5.人口密度低
爱沙尼亚是欧洲最不拥挤的国家之一,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8.4人。只有芬兰、瑞典、挪威和俄罗斯能够击败它。它也是欧盟所有成员国中人口最少的国家之一(130万)。
6. 岛屿众多
爱沙尼亚在波罗的海有2222个岛屿,这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但是远远少于声称拥有最多数量的国家——芬兰,179,000个。
7. 她有一段悲惨的现代历史。
据估计,爱沙尼亚人口的7.3%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死亡,这一比例高于大多数其他欧洲国家,波兰、立陶宛和拉脱维亚除外,还有一些苏维埃共和国(白俄罗斯受害最深,25.3% 的人口死亡)。另有10% 爱沙尼亚人随后被驱逐到苏联营。
8. 公共交通是免费的
公共交通对于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的居民是完全免费的。
9.地势平坦
这个国家的最高点是 Suur Munamägi (翻译过来就是“巨蛋山”) ,海拔仅318米(1043英尺)。
10.知名聊天软件skype是在这里被创造的
在线视频服务 Skype 是一群爱沙尼亚人开发出来的,后被微软收购。该公司44% 的员工驻扎在塔林和塔尔图,塔林有时被称为欧洲的硅谷,拥有欧洲大陆人均最多的创业公司。
11. 她有一个你从未听说过的世界遗产
爱沙尼亚有两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一是历史悠久的古城塔林,因其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建筑而闻名。更不为人知的是爱沙尼亚斯特鲁维测地弧,它与白俄罗斯、芬兰、拉脱维亚、立陶宛、挪威、摩尔多瓦、俄罗斯、瑞典和乌克兰共享。这是一连串的测量数据,从哈摩弗斯特延伸到黑海,产生了第一个精确的子午线数据。
12.文盲率极低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爱沙尼亚是世界上成人识字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达到99.8% 。最知名的大学是塔图尔大学,其次是塔林理工大学和塔林大学。
13. 人口急剧下降
最近,它的人口急剧下降。1989年为1565662人,现在为1,291,232人,下降了16% 。然而,下降人数一直没有减缓。
14. 他们在网上投票选举
早在2005年,爱沙尼亚就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网上投票选举的国家。
15. 2011年以前的货币是克朗
爱沙尼亚克朗(kroon)是爱沙尼亚在2011年前流通的货币,货币编号EEK。 辅币单位为分,1克朗等于100分。 爱沙尼亚克朗过去曾与德国马克实行挂钩汇率。 在欧元流通前,爱沙尼亚克朗汇率与欧元挂钩,1欧元相等于15.64664克朗。
16.他们不去教堂
根据盖洛普调查,爱沙尼亚是世界上宗教信仰最少的国家。只有16% 的受访者表示,宗教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之下,27% 的英国人、65% 的美国人以及100% 的孟加拉人和印度尼西亚人认为宗教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爱沙尼亚境内教堂很少,据一些资料显示,从1549年到1625年,塔林的圣奥拉夫教堂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高度为159米(目前为123.7米)。
17.他们最敬仰的人是一位国际象棋大师
其中最伟大的爱沙尼亚人之一是保罗 · 凯尔斯,一位从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中期的国际象棋大师。1975年,参加他葬礼的哀悼者达到惊人的10万人,几乎占总人口的10% 。
18.森林覆盖率极高
该国52% 的土地是森林,使其成为欧洲最绿的国家之一。
19.没有大城市
在爱沙尼亚,只有塔林、塔尔图和纳尔瓦三个城市的人口超过5万,还不及我国的一个小镇人口。
20. 他们的“”是英雄卡列维波埃格
《卡列维波埃格》是这个国家的民族史诗。它讲述了一个巨人英雄的事迹,史诗的主要素材来自爱沙尼亚民间传说中的叫卡列维波埃格(即卡列维之子)的巨人英雄。这些传说主要是把各种自然界的物品和特征解释成卡列维波埃格行为的痕迹,这些传说跟邻近区域的民族史诗有相似处,特别跟芬兰的民族史诗《卡勒瓦拉》类似。
例1 公元前218年 29岁的迦太基统帅汉尼拔,亲率6万远征军、数十头战象从两班牙出发,千里迢迢由陆路奔袭罗马,曾在意大利境内以寡击众,大败罗马……这段文字讲述的是( ) A.
例1 公元前218年 29岁的迦太基统帅汉尼拔,亲率6万远征军、数十头战象从两班牙出发,千里迢迢由陆路奔袭罗马,曾在意大利境内以寡击众,大败罗马……这段文字讲述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