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地狱天数作用(丧葬习俗中的“头七”是怎么回事)
丧葬习俗中的“头七”是怎么回事
头七,顾名思义,即头七天,指人去世后的第七天。这个日子在整个尤其是农村地区十分重要,人们在这一天会进行一系列的祭祀活动。
图1.电影《头七》海报
这一天的定义与有关,根据八世纪成文的经典《中阴得度法》记载,人去世四十九天以后,其魂魄才能进入阴界,在这四十九天之中,死者将以“中阴身”的形态游离于生死交界处,而这四十九天又被平均分成七个周期,每个周期都以“某七”命名,比如民间比较重视的三七和五七。第一个周期结束时,便是头七之日。
民间认为,头七这天,死者的魂魄会重回家中,因此头七之夜也有“回魂夜”之称。这天傍晚,死者家属会对亡灵进行招待,具体就是做一顿死者生前喜欢吃的餐饭给其亡灵享用。死者家属在这天一般会提早入睡,尽量避免死者亡灵与活人相见,否则会让亡灵挂念前世,不利于其转世。由于亡灵回家享用晚饭的时候家人都在睡梦之中,所以死者亡灵会在这天晚上进入家人梦中,交托一些生前未了之事,也就是民间普遍存在的“头七托梦”之说。
图2.2010年11月上海特大火灾遇难者头七现场
如前所述,头七与相关,因此在兴盛的南北朝时期,才有了过头七的习俗,唐朝的时候逐渐在普及开来,一直延续至今。当然,我们不知道头七之日死者亡灵是否真的会重返家中,但是通过这种殡葬仪式,人自信可以让死者走的更加安心,这是人怀念和祝福逝去家人的一种表达形式。
人死后为什么要烧纸
人死后,拿迷信的说法讲,就是人的灵魂去了阴间以后,也会像我们的现实世界一样,方方面面要用钱,我们活着的子孙后代给死去的人烧纸钱,死者他们会在另一个世界收到这些钱,然后供自己享用。
其实,这只是活人的一种寄托思念与愿望,借以安慰活人的遗憾而已,弥补活人对死去者的亏欠。这其实是活人对死者在世情感的延续而已,传统儒家文化中,并不是有神论,所有的丧葬礼仪包括烧纸钱在内,其实就是两大功能,第一大功能就是对死者的心灵寄托,延续情感,让活人获得安慰,让死者在活人美好的愿望下安息,另一种功能就是教育活着的人,尤其是自己的子孙,希望他们将来死后子孙也要对自己那样善待,也就是以身作则,希望自己将来去世后能得到后代子孙的香火供奉。
对这个问题,我个人的看法就是重生不重死,人死如灯灭,烧纸钱等等都不过是形式而已,其内容含义无非就是善待活人,不忘死者而已。只要人活在世上的时候,彼此善待珍惜,至于死后,该怀念的怀念,但不要太注重死后的事情,对于死者那毕竟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只是做给活人看而已,尤其对自己的亲人,趁其尚在人事,就尽心奉养即可,千万不要等到死后,感叹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当中,现实中有太多的人,在自己亲人在世时不尽孝,亲人去世了大张旗鼓,盛办丧事,这就是本末倒置了。
看守所是干什么的,和拘留所不一样吗
看守所的功能和拘留所有很多本质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看守所是国家机关,是触犯了《刑法》,按照《刑事诉讼法》的条款,经过一定严格的程序,对犯罪嫌疑人进行限制人身自由的机关。
拘留所则是管理教育机关。是违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是预防犯罪,帮助改正错误的管理机关。
看守所刑事拘留时间最长37天。到期检察院不批准逮捕:无罪释放;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这三种方法对待关押人员。刑事拘留人必须使用戒具押送至看守所。被批捕的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没有处罚权力;检察机关有相等的公安机关权力,一般嫌疑人都要被起诉,接受法院审判。
拘留所最长行政拘留时间20天。派出所和法院的司法行政拘留人员,在送往拘留所时,不准使用戒具(就是手铐之类)。也有行政拘留转为刑事拘留的:比如控告人不服公安机关处理,赔偿不满意或是又有新的罪证,在行政拘留期内,公安机关变更手续实行刑事拘留,转到看守所。大多拘留人员时间一到,回家“团圆”!
看守所的管理同拘留所完全不一样,有着天壤之别!
看守所真可谓:一进牢门心惊肉跳。当嫌疑人进入监门,必须在禁戒线外向执勤武警报告,得到同意才能进去。监墙内不得进入警戒区,不听劝阻和武警鸣枪示警仍不离开,武警有绝对权力开枪击毙。
嫌疑人被分配到“号室”。必须服从《看守所条例》的管理。同时,每个监室有“室长”管理内务,进入军事化管理,规矩很多。拘留所就松散多了。
看守所里面的羁押人,未决犯除会见律师外:不准打;不准会见家人;不得私藏现金等等。拘留所完全不一样。还有一区别:看守所吃饭,住宿自己不掏钱,“白吃白喝白住”;拘留所自己出钱消费,棒子“人影粥”,咸菜疙瘩得付费。自己没钱,家里不出,谁送去的谁付费,派出所和法院买单。
看守所是机关,拘留所是教育管理机关。各方面区别太大了。还有什么不同,留言评论!——何由之
在生产队的时候,农民冬天都在干什么
六七十年代,是建设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时代。生产队社员个个都铆足精力,“甩开袖子,加油干”,社员们干劲十足,集中力量,建设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今日头条》平台上,有楼主提出:“在生产队的时候,农民冬天都在干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下面我根据自己亲眼目睹的事,向大家作个介绍。
六十年代初,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建设的初始阶段。人们对这种新的所有制形式,感到特别新鲜,社员们个个都干劲十足的投入到生产中去。大家鼓足干劲,齐心协力,勤恳劳动,尽最大努力夺得农作物丰产。
由于解放前,受外国强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把我们遭踏成了一个“烂滩子”。是毛与及革命老前辈,领导着解放军,打败了所有帝国主义侵略者,把他们彻底赶出了。而这个被帝国主义遭踏的“烂滩子”,要重新建设起来。那时候没有资金,没有技术,什么都得从零开始,全靠自力更生创业,真是百废待兴。
在毛领导下,全国农民大力发展农业,在农村开展兴修水利建设。全力组织群众兴修大小水库,储水灌溉,使农业粮食生产保种保收。经过几年的努力奋斗,全国就初步解决了吃饭问题。
由于当时的农业生产技术还比较落后,缺少足够的化肥、农药,缺少科学种田技术。农业生产的所有劳动,全是原始的手工操作,使得农业生产的单位面积产量还很低。
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在农村大力开展冬季挑塘泥活动,把村里一个一个池塘里的水放干,然后叫年富力强的男社员,用铁锹把池塘底下的污泥一锹一锹的抛上岸,待污泥干后,全队社员用扁担、土箕一担一担地挑到庄稼地里去,用于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
有人说:“生产队时期是吃大锅饭,社员们出工不出力,都是去集体混工分。”真是无机之谈,睁眼说瞎话。那时候的生产队挑塘泥,分组划片,开展劳竞赛,组与组之间,你追我赶,那个生产小组都不甘落后。生产队按各组挑塘泥亩数记工分,并且还要通过各组长一起检查后再定具体工分。如果发现有偷工减料的情况,还要扣除一定工分。
社员们经过几个月的紧张挑塘泥劳动,生产队大片的庄稼地里。都捕上一层肥沃的塘泥,来年地里的庄稼长得比往年任何一年都好,夺得了旱地农作物的大丰收,而且以后每年旱地作物都长得很好。
挑完几处塘泥之后,队长又组织社员去疏通田头地角的流水沟,把沟里的泥草土铲上来,用来阻田埂和地埂。这样既疏通了流水沟,又修补了田埂和地埂。生产队领导成员,与社员定工、定劳动量,责任到人,谁做事谁负责。经过统一检查后,工分才落到社员工分本上去。
如果是长时间下雪天,外面冰天雪地的,不能外出劳动时,队长就组织社员自带锤子,统一到生产队仓库里去敲碎枯饼(芝麻、菜子榨油的枯饼),以备来年把碎枯饼施到田地里作肥料。生产队也是按工作量记工分,敲碎多少枯饼折得多少工分。就在社员“工分本”上记上多少工分。
如果是下雪天时间较长,生产队再找不到其它室内事做。队长和注队干部,就会每隔三至四天,召开一次群众大会,由注队干部和队长,宣讲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宣讲各地出现的先进事迹和先进人物,以激发社员的劳动积极性。到年终,还要组织全队社员评一次“劳动模范”,每个生产小组评出一至两名“劳动模范”,由公社为所有“劳动模范”,颁发一件印有“劳动模范”字样的汗衫和一张奖状。
七十年代初,农村正开展轰轰烈烈的兴修水利建设。春夏秋季时节,农民进行扎扎实实的农业生产,等农业生产处于收尾时,就临近冬季。这个时候,公社领导,就要组织全社所有劳动群众,集中进行兴修水利建设。
先是公社领导把整条应修水利任务划段分到各大队,然后大队把分得来的任务划段又分到各生产队,最后各生产队集体齐心协力完成任务。
工地上红旗招展,人山人海,社员们都干劲十足的挑土。你追我赶的,从早上六点钟开工起,到傍晚六钟下班,除去中午一小时三十分钟吃饭时间,其余时间都在你追我赶的挑土。没有一个叫苦叫累的,更没有一个偷间躲懒的现象出现。就这样一起要干到农历小年边(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才回家过年,农民这才有二十几天的休息时间。说实话,那个年代的农民却实辛苦,处于农村水利建设,国家公路建设以及农村各项建设的高峰时期,所以农民一年到头都是忙。
在生产队时候,农村各项建设处于初始阶段,农民冬天也有忙不完的事情要做,只有在冰天雪地的情况下,外面没有办法干活,农民才可以休息几天。就是下雨天,农民穿雨衣或是穿蓑戴笠也要做事。那个年代的农民为集体、为国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是国家建设的主要力量。
现在他们都白发苍苍,步入了老年时代。虽然国家给了他们每月的生活补贴,但离他们的生活所需还差许多,一些老人的生活得不到保障,有些七十多岁的农村老人,还要种田来补贴自己的生活。希望国家能为这批老人解决后顾之忧,给予他们一定的生活保障。让他们老有所养,开心的颐养天年。
谢谢阅读,我的原创。
什么叫中元节,中元节即到,你们都是怎么做的
中元节快到了,小时候的回忆,有很多不懂的,只知道谁家有故去的亲人,到来年七月十五,祭祀一下,摆点供品,燒点冥钱,街坊邻居,亲戚朋友都来随个薄礼,在五,六十年前人们送点冥纸,中午主人家里做点便饭,乡下条件不好也不方便,随便做点素斋。
随着经济好转了,也兴起了接礼,随份子,大摆晏席。这是以前在乡下所見所闻。
到城里三十多年看不见这情形了。有的只是亲人上个坟,燒冥币,及供鲜花,摆供品及茶与酒,亲人跪下礼敬三拜。
这是古来传下来的民间风俗,也是慎终追远,返本报实,孝亲尊师的传统美德。
那么中元节他的真实意义何在?不知老一辈的人看过目连救母的评戏没有?
目犍连遵者是佛的大之一,他有神通,入定以后見母亲己坠落鬼道,枯瘦如柴,又是尖咽,他喂母饭,饭进入口变成火焰,目连尊者哭泣,哭着求佛救母。
佛的常随众每年四月十五进行夏安居,淨心修行,到七月十五满三个月了全部返回去纭集一起,这些千二百五十常随众都是证果的人,大阿罗汉。有修有证。
释迦牟尼佛带着众多,为目连尊者他的母亲,靠大众的力量,他的母亲从饿鬼道得以超升,生到天道。
但是:要让亡人再往上升出三界,任何高僧包括佛也做不到,那必须是自己做到。目连救母的公案,只能上生天道了。
佛在世时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三百余会,只有在忉利天为母说法,那就是地藏菩萨本愿经,众生别造业。
造恶业的因缘果报及本末,佛很少及乎不搞超拔,只讲善恶业的结果,叫活人明白,活l人没明白还想叫恶道众生明白?叫我们明白如何做个好人。
叫众生明白三恶道是怎么去的?
佛的母亲道,佛为母亲讲法,无数天龙八部人非人等参加,摩耶夫人很关心我们世间众生。
总之儿女孝,敬尊师重道,为母亲修善,她才借光,没有迷信色彩。叫众生破迷开悟。别造恶业,中元节你们都怎么做的?
每逢中元节我尽自己能力做佛前供。鮮花罗列,香汁洒地,佛前忏悔,断恶修善,布施宅舍,请佛及僧应供,供佛斋僧:
唯愿如来少住于此受我微供。
唯愿如来少住于此受我微供。
唯愿如来少住于此受我微供。
而后礼佛三拜,阿弥陀佛。
[祈祷][祈祷][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