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信条:大革命》前期升级加点攻略(如何评价美国85岁“全球网红”鲁斯·巴德·金斯伯格)
如何评价美国85岁“全球网红”鲁斯·巴德·金斯伯格
鲁斯·巴德·金斯伯格是美国史上第二位女性最高院官,以争取男女平权登上官高位,在官任上以敢于直言著称,成为风靡美国的全名偶像。致力于男女平权的著名女法官鲁斯·巴德1933年3月15日出生纽约的一个普通犹太人家庭。作为家中唯一的掌上明珠,母亲对她期望很高,教导她“既要做一个淑女,也要保持独立。”在鲁斯高中毕业前,母亲因为癌症去世,18岁的鲁斯以优异的成绩考上美国常青藤康奈尔大学。大学期间她找到了自己的真爱马丁.金斯伯格,一毕业两个年轻人就结婚了。陪同丈夫服完2年兵役,夫妻俩双双考入哈佛法学院读硕士。金斯伯格以优异的成绩,成为《哈佛法律评论》的唯一女性编辑(要在全部学生的前25名才有资格进入)。丈夫马丁不幸在临毕业最后一年,被诊断出身患癌,金斯伯格帮丈夫做学习笔记,鼓励丈夫和疾病抗争,还要照顾在新生的女儿。为了照顾比她早一年毕业在纽约工作的马丁,金斯伯格最后一个学年转学到哥伦比亚大学,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然而,因为她是女性,她当时几乎找不到工作,面试了12个单位都无人聘用她。幸而学校一位教授大力推荐,她才获得了一份联邦法官法律秘书的工作,后来金斯伯格发挥她的学霸优势,从治学入手,跑回母校哥伦比亚大学当法学教授,1972年成为获得该校终身教职的女性,辗转多年才获得作为律师辩护的资格。深受男女不平权困扰的金斯伯格,创立了美国第一本专注女性权利的法律杂志《女权法律报道》,专门盯住最高法院的女性权利案件进行辩护。她在6次女性权利辩护中赢了5次,成为美国女性运动在法律界的领袖。她赢的最著名女权官司是“里德诉里德案”,母亲萨莉.里德的儿子在探访父亲西斯尔.里德时开枪,由于西斯尔申请获得儿子的保险赔偿,萨莉对儿子的死亡原因有所怀疑,向法院申请自己成为儿子的财产管理人,却遭到所在州法院否决。因为当时的州法律规定:在此类争端处理中,“必须男性优先,而非女性。”在金斯伯格的辩护下,指出这个判决违背公民平等原则,成功扭转了州法院对此案的判决,这个案件在美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1980年,金斯伯格担任特区巡回法官。1993年,60岁的她被总统提名,跻身美国最高法院官,成为有史以来第二位女性最高院法官。她以直言和敢于挑战权贵著称鲁斯出任官以后,让她更受到民众欢迎的是:敢于挑战权贵,提出异议。2007年,金斯伯格公开表示女性应该有选择堕胎的权利。她为男女薪酬不平等案件争取女性权益,要求国会废除最高法院作出的判决,最终获得奥巴马总统的支持。2014年,最高法院判决了一家有私人宗教信仰公司的诉求有效,该公司认为有关法案要求为员工提供的20种避孕措施保险中,有4种与其宗教信仰不符。金斯伯格再次和最高法院大唱反调,公开发表了长达35页的“异见”,指出该判决的不合理指出,迅速赢得民众的追捧,人称“声名狼藉的金斯伯格”。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83岁的金斯伯格公开怼特朗普,直斥他是个骗子,特朗普愤然在推特上还击,说她脑子是被枪打坏了。尽管后来碍于官身份不应参加政治评论,她公开表示了道歉,民众却是一边倒地支持她:“如果世上真有超级英雄,必然是金斯伯格的样子!”“我们要不顾一切保护金斯伯格!”抗癌斗士,宣称为追求“人人平等”永不退休金斯伯格三次发现身患癌症:1999年发现结肠癌,2009年发现早期胰腺癌。两次她都淡定地接受了癌症切除手术,出院后几天就恢复工作。在第一次发现癌症后,丈夫马丁建议她必须锻炼身体,从此金斯伯格和健身结缘。为了保持身体良好状态,她每天坚持举杠铃和做平板支撑,直至85岁。2018年11月,85岁高龄的她在办公室跌倒,跌断了三根肋骨,而且还检查出她肺部癌症。一个月后,金斯伯格接受了肺部癌结节切除手术。金斯伯格曾坚持不退休,说她要干到90岁,因为她认为直至今日,美国“人人平等”的诺言还未实现。她的形象被应用到T恤、马克杯、手挽袋、抱枕、游泳衣上,甚至作为身体的刺青,成为年轻人彰显自己很酷的标志。因为鲁斯·巴德·金斯伯格,已经成为一种敢于挑战权威,追求人人平等的精神象征。这就是为什么86岁的她,成为深受美国90后追捧偶像的原因。云慕溪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女神养成计划,剖析魅力的秘密,不只是美丽、优雅、爱情、内涵、有趣……敬请关注头条号:女神袂
一文的练习
一、基础知识
1、解释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释义
A、鲜为人知 B、当之无愧
C、家喻户晓 D、锋芒毕露
E、马革裹尸 F、至死不懈
G、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H、曛 L殷然勒功
I、兽铤亡群 J、殷红 K、彷徨
2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是
是的,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 的话,他 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能这样 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 !
A、道路 仍会 估价 自豪 B、途径 将要 估价 庆幸
C、职业 将会 D、途径 仍会 估价 庆幸
3、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是
戈壁滩上 风沙呼啸,气温 在零下三十多度.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临时的问题 层出不穷.稼先 有“福将”之称,意外 不能免的.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着急,人们劝他回去.他 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A、 常常 往往 必 虽 总是 只 B、经常 常常 必 虽 都是 只
C、往往 常常 常 虽 却是 仅 D、常常 经常 必 虽 总是 仅
4、下列语段中横线所用的标点,恰当的一项
此封短短的信给了我极大的感情震荡 一时热泪满眶 不得不起身去洗手间整容 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 为了民族的自豪 为了稼先而骄傲 我始终说不清楚.
A、,.:— B、.,.,、— C、.,.;.— D、.,.:.—
5、文中说“假如有一天哪位导演要摄制邓稼先传,我建议背景音乐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者为什么要建议用这首歌作为“背景音乐”?
6、文章从那些角度刻画人物的?
二、阅读《邓稼先与奥本海默》部分,回答问题
1、 比较下面每组句子的两种说法,说说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⑴A、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B、邓稼先是一个不引人注目的人物.
⑵A、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B、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他是最有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2、 揣摩下列加点的字在文中的作用
⑴“”初期他所在的研究院成立了两派群众组织,对吵对打,和当时全国其他单位一样.而邓稼先竟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于1967年8月成功地制成了氢弹.
⑵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3、 对邓稼先“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一句分析不当的是
A、 邓稼先一生光明磊落,真诚坦白.B、邓稼先从不骄人,没有私心,一心为公.
B、 邓稼先性格单纯,不考虑个人得失,思想单纯.D邓稼先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要为祖国的国防事业作出贡献.
4、 奥本海默不是文章的主要人物,作者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的篇幅刻画他的性格和为人?
5、 找出文中作者对邓稼先作出的最高评价的句子,并说说这些句子运用的表达?
三、抄写《吊古战场文》,并做分析
四、《民族感情?友情?》部分作者运用什么描写刻画了邓稼先什么样的精神和品质?
五、《我不能走》这部分表现了作者
找出与“可是理论是否够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相对应的语句
六、对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进行判断
1、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2、 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不知是什么心情?
3、 他说:“眼前是一片彩云,五光十色,一会儿一变,十分有趣.”
4、 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的工程;奥本海默如果是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的工程.
5、 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的直觉;筹划昼夜不断的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又要有稳健的判断.
在你记忆中,六七十年代农村家中招待来客,一般都吃些啥呢
你以为六七十年代人们的生活,真是像有的人说的那样差,那样穷?连个客人就待不起吗?在六七十年代,人们把亲情看得非常重要,亲切感非常浓郁,如果有了一段时间不相往来了,就像丢了魂一样,哪怕是提几斤米、几斤面条、几斤麦子,或者是一二十个鸡蛋也要去看看,去走走。如果是有一家要办大情小事,如起屋架梁,红白喜事,要给他帮几天几夜的忙,相互帮忙无报酬无怨言,即使没有大事也会上门来看看长辈聊聊天。正如人们常说的亲戚是越走越亲。不像现在这个社会,为了一己之私,连父子之间、兄弟姐妹之间都不相让,在感情上时时都可能产生裂缝,何况是亲戚。那时候的逢年过节,绝不像现在一样,人们什么地方都不愿意去,主要是在家里打麻将。即使是非要走亲窜友也是往麻将桌上坐,上午出门,下午日落前也要匆匆往回赶,不会留下过夜的。过去亲戚来了至少留宿一个夜晚,我在小的时候经常看见父母亲在油灯下与亲戚聊天谈家常,早上天还没亮又在和亲戚在床上聊天好像有说不完的话,然后起床给亲戚做早点并送到他们的。吃早饭后亲戚们要走还十分挽留,往往拉住亲戚的手,扣下他们的包不让他们离去,走时还要相送很远。至于招待亲戚的饭菜,都显得大方诚意,把家里舍不得的鸡鱼鸭、腊肉及香肠都用上,在桌上生怕亲戚没有吃好吃饱,给他们奉菜、添饭,劝酒,有的把肉偷偷埋在他们的饭下面(白米干饭)等等。那时候,尽管人们家庭没有现在这样富有,人穷志不穷,即使人皮难披也要披,而且还要披好,总是把亲情看得非常重要。现在就没有那一种的品味喽,见了亲戚不管他们是富还是穷都不像过去那样有亲切感,甚至见了还躲躲闪闪,更不愿相互窜门。不知现在人们是怎么啦,有谁愿意告诉我问题出在哪吗?
哪部电视剧很长但是还特别好看
电视剧 房前屋后 47集 可谓不可不看的经典好剧,一直期待着续集,一直没有音讯了 看看这庞大的演员阵容,现如今可是不好凑了……一九七九年的北京,改革开放的气息正在慢慢影响最普通的老百姓。南城普通的一个小院里,离异的消防队员程大河和丧偶的酱菜厂女工唐玉秀举行了他们那个年代最热闹的婚礼,而程大河的女儿程媛媛与唐玉秀的儿子方海却对父母的重新结合怀着深深的敌意。消极回避的程媛媛和积极抗争的方海经过一系列事件终于被后妈后爸的诚心所感化,但家庭的危机始终暗藏在平静的表层之下。
你有没有很离奇却又是真实的事情可以分享
很多年前,二姨收留了一个怀了孕的女人,没想到就是这个善举为她日后留下了善根,善报到了自己女儿的身上。二姨收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女人,不久后还在二姨家还生了一个娃1985年,我二姨和姨夫带着年仅6岁的儿子还生活在东北的一个小村庄。这一年刚入冬,有一天早上,二姨出门抱柴禾做早饭,刚抽了一下柴禾,就看到有一个女人蜷缩在柴禾堆里。二姨吓了一跳,刚想跑回家去喊二姨夫,那女人听到了动静,就醒了过来,叫了二姨一声:“大姐,你别害怕,我不是坏人。”二姨仔细地打量了那女人,见她很年轻,穿着一件厚厚的棉袄,身上还搭着一件厚衣服,脚上穿着一双笨重的棉鞋,扎着两条麻花辫,刘海有些散乱地遮在眼前。也不知道在这里蜷缩了多久。二姨心想,她大概冻坏了,心下不忍,就壮着胆子问她:“你是谁,怎么睡在俺家的柴火垛里?”那女人见二姨面相慈善,倏地就流下了眼泪,对二姨说:“我昨晚一个人走到这个地方,实在是走不动了,才在这里过了一夜。”二姨心善,见这个女人也不像个坏人,就伸手把她拉了起来,对她说:“跟我家去暖和一下吧,这么冷的天,你窝在这地方,可别冻坏了。”就这样,二姨把这个年轻的女人带回了家。二姨熬了一锅热腾腾的大碴子粥给女人喝了暖身子。二姨和二姨夫问女人怎么会落到露宿街头的地步,女人只是默默地流着眼泪不说话。吃过饭,女人缓过劲来,央求二姨说:“大姐,我是到东北来投奔亲戚的,谁知道好多年跟亲戚家没通音信了,也不知道他们搬去了哪里。现在我的盘缠也用完了,你就收留我几天,我有劲,能帮你干活。”二姨禁不住女人的眼泪,就答应先把女人留下来。二姨跟二姨夫商量,说既然她不肯说自己的身世,肯定是有什么难言之隐,也可能是跟家里吵架跑出来的,等过了这段时间,自己就会找回家去了,谁还没个难处,咱就帮帮她吧。二姨夫也是个通情达理的汉子,就同意了。女人对二姨说,她姓程,梅。二姨就喊她妹子,让儿子小龙叫她梅姨。女人就这样在二姨家里住了下来。二姨和二姨夫本来就是从山东闯关东过来的,村里人也都知道他们的亲戚都不在本地。对外,二姨就说是老家的表妹过来走亲戚的。村上的人也都没有怀疑什么。梅姨的手脚很勤快,特别是一双手,很巧,能缝能补的,给二姨家干了不少的针线活。到了腊月里,有一天晚上,二姨帮着梅姨把西屋的火坑烧暖和了,看梅姨往炕上爬的时候有一点笨拙的样子,二姨这才发现,梅姨是个大肚子的女人。以前她一直都用厚棉袄裹着,二姨一直都没有看出来。二姨问她:“妹子,你跟姐说实话,你是不是没结婚就有娃了,躲出来生娃的?”梅姨低着头,咬了咬下嘴唇对二姨小声说:“姐,你先别问了,等以后我会告诉你的。”二姨摇了摇头说:“傻妹子,你要是没结婚生下个娃,后半辈子可咋办呀。”梅姨也不说话,就默默地擦眼泪。俗话说:“难过的日子好过的年”,一转眼就要出正月了。这天晚上,梅姨突然肚子疼,二姨和二姨夫大急,要赶紧送她去镇上的卫生院,可是梅姨说什么都不肯去。二姨只得去找了村上一个上了年纪的助产婆帮着梅姨把孩子生了下来。梅姨经过一番折腾,终于生下了一个8斤重的大胖小子。图片来自网络二姨用红糖煮了鸡蛋给梅姨吃,还找了几件破衣服,扯了给孩子当尿布用。这时候,村上开始有闲言闲语传了出来,都说“村东头上山东来的老李家说是来了个表妹,谁知道还生了个孩子,这年头,谁家儿媳妇怀孕了还放心往别人家跑,还把孩子生在外头,家里都不来个人。谁知道是怎么回事呢?”也有好事的人问二姨“李元海家的,你妹妹生孩子咋也不回去呢?她婆婆和她老公怎么也放心?”这时候二姨就说:“俺这个妹子没婆婆,俺妹夫心疼妹子生孩子没人照顾,特意给俺来了信,让俺妹子到我这来生孩子,让我帮着照顾月子呢。”梅姨也知道因为她的事,给二姨家惹了不少的闲言碎语,很不好意思地跟二姨说“姐,都是我给你和姐夫惹麻烦了。以后我这个儿子就叫你是干妈,叫姐夫是干爹。你的大恩大德我一辈子也忘不了。”转眼到了阳历四月,梅姨的孩子也两个多月了。有一天,梅姨让二姨给她看着孩子,她自己去了一趟镇上,回来的时候就满面笑容地跟二姨说:“姐,你借我一百块钱,我要回家去了,等我回到了家里,一定把钱给你寄回来。”二姨猜么着,她这次去镇上。可能是跟家里取得了联系,要回去了。那年月,100元钱可不是个小数,二姨二话没说,给了她一百元,帮她收拾了简单的行李,把她送到了镇上。梅姨挥着手跟二姨告别,眼泪哗哗地流。回老家以后失去联系梅姨这一走,从此就没有了音信,二姨时常想起她来,就跟二姨夫说:“也不知道她回去了,她父母能不能接受她,这突然带个孩子回去,当父母的肯定受不了。”二姨夫说:“你呀,就别跟着瞎操心了,她也许是个结了婚的也不一定。”就这样,又到了年底。有一天突然有个邮差送来一个包裹。二姨以为是山东老家捎来的,可是邮差说不是,这个包裹具体的地址没写,但是肯定不是山东捎来的,包裹是从江苏那边寄过来的。二姨打开包裹一看,里面是一套男孩的衣服和一双崭新的鞋子,衣服里还夹着一个信封,里面装着100块钱和一张信纸,信纸上写着:姐姐姐夫:我已到家,一切安好,勿念。我亲手给小龙缝了一套衣服,大小应该合适,是我这个做姨的一点心意。小妹:程春梅二姨这才知道,包裹是梅姨寄来的,翻遍了包裹,也没有看到一个详细的地址,二姨也没办法给她回信,只能收下她的东西,知道她回家过得好,也就放心了。从这一年开始,每到过年,二姨都会收到梅姨寄来的包裹,有时是给小龙缝的衣服,有时是一点儿土特产。包裹依旧没有详细的地址,夹的纸条依旧是只言片语。就在梅姨走后的第三年,二姨生了一个二胎的女儿,取名李梅莹。1992年,二姨夫在工地上干活出了工伤,一时半会儿干不来重活,二姨一个人操持着四口之家,日子一下子开始变得拮据起来。山东老家的亲戚知道了二姨的处境,捎信给她,老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让她一家还是搬回来,亲戚们相互也好有个照应。二姨和二姨夫变卖了东北家里的东西,收拾了简单的行李,带着一双儿女回到了老家。二姨回老家以后,先是租了一个老房子,用卖房子的钱支起了一个卖海鲜的小摊子,起早贪黑地干了起来。二姨和二姨夫虽然自己读书不多,但对两个孩子读书要求相当严格。二姨夫时常对两个孩子说:“你爸妈没有大本事,你们一定得好好读书,将来给自己谋一个好前程。只要你们好好读书,砸锅卖铁我和都供你们。”几年以后,二姨和二姨夫在山东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儿子也考上了大学,女儿也上小学了。二姨这些年偶尔还是会想起梅姨来,有时候也念叨,搬回山东好多年了,因为没有详细的地址,也没能给梅姨捎一封信,从此和梅姨就断了音信。山东老家的亲戚也都知道二姨收留了一个孕妇的事,都说二姨心肠太软,好人有好报。偶遇—救了表妹的女人正是当年的梅姨时间转眼到了2012年,二姨的女儿也大学毕业了,儿子小龙已经在省城结婚生子,扎下了根。二姨的女儿李梅莹大学毕业以后,二姨怎么央求她回老家发展,她都不肯听,非要留在上海找工作。上海虽然繁华,但表妹李梅莹的工作找得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表妹又是个要面子的姑娘,自己在父母面前发誓要在外边混出个样来,这时候怎么可能跟父母诉苦。正在表妹苦于找不到出路的时候,她初中的一个同学给她打了一个,告诉她自己现在正在南京的一家公司工作,工资高,福利待遇也好,让表妹也过去试试。正为工作发愁的表妹接到这个就如同抓住了救命的稻草,立马起身去了南京。表妹一到南京,就被她同学和另一个女人带到了一个单元楼。一开始,表妹以为是去了她同学的住处,进了房间才知道,同学说的什么公司根本就不存在,她同学是把她领进了一个传销组织。进了这道门,再想出去也就难了,他们不仅拿走了她的手机,连她的钱包也给拿走了。好在表妹还比较机灵,装作顺从的样子跟她们了好几天,终于赢得了他们的信任。这天上午,已经取得他们信任的表妹争取到和她同学一起出采购的机会。就在她同学买东西的当儿,表妹祥装去厕所,一口气逃了出来。她那同学发觉表妹逃走了,就在后边一边打通知上级一边追表妹。慌不择路的表妹逃进了一个大商场,一下子撞到了一个中年女人身上。表妹连忙说“对不起,对不起”。那个女人看了表妹一眼,瞬间愣了一下,这时,表妹同学的声音隔远传了过来“梅莹,你别跑。”惊魂未定的表妹顾不了许多,对那个中年妇女说:“阿姨,你救救我,她们是传销的,骗我过去的。我好不容易才跑出来。”那女人听后二话没说,拉着表妹就从商场的一个侧门跑了出去。随后表妹就上了那个女人的车。在车上,女人大体了解了表妹的现状,知道表妹是山东人,刚大学毕业出来找工作的,现在钱包和手机都被传销的那帮人给扣走了。那女人和蔼地跟表妹说:“姑娘啊,你信不信得过我?你要是信得过我,就先跟我去吧,随后你想回家我就给你父母打个让他们来接你。”就这样,表妹真跟着这个女人回了家。表妹跟那女人说,自己还不想就这么回家去,好在自己的身份证还在身上,还是想自己去找个工作。那女人问表妹,是学什么专业的?表妹说:“学的服装设计。”女人说:“我家正好经营着一家服装厂,你不如留下来试试看,你今天就在我家休息一天,等明天我领你到厂里看看。”就这样,表妹在这家厂子里干了下来。慢慢地,表妹知道这家老板姓林,老板娘姓程---就是当初救表妹的那个女人,表妹就叫她程姨。表妹也知道了老板家里有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大女儿已经结婚了,和老三是一对双胞胎,也各自有着自己的店铺。儿子只比表妹大两岁,还在读研。表妹也给二姨打了,就说是手机丢了,一时还没有买新的,现在已经找到了工作,让家里不要挂念。快到过年的时候,表妹发了工资,买了一些土特产,打包了一个纸箱子,封好了,写了一个地址,放到了自己的办公桌上等着快递员过来取件。正好程姨走了过来,笑着问表妹:“给家里买了礼物了?”说着瞥了一眼箱子上写地址的白字条,她突然脸就变了,很激动地问表妹:“你爸叫李元海?”表妹说:“啊,是啊。”“你们一直住山东吗?你家里还有什么人?”表妹说:“我小时候住在东北呢,我爸妈都是山东人,后来才回山东的。”程姨激动地说:“你还有个哥叫小龙对不对?”“是啊,你怎么会知道?”表妹被问得一脸懵。程姨激动地抓着表妹的肩说:“我说呢,我第一眼看你就觉得眼熟,你长得真像。你知道梅姨不?你听说起梅姨不?”表妹更懵了,说:“知道啊,我妈经常提起,说是她的一个干妹妹。我妈说,梅姨在我家的时候,我还没出生呢。”程姨听了,满眼含泪,说:“我就是啊,我就是你梅姨。”表妹都不敢相信了,世上哪有这么巧的事?赶紧告诉了家里,二姨和二姨夫也都不敢相信,二姨说,这简直像做梦一样。原来,二姨搬走以后,梅姨寄回东北的邮件都被退回到了当地的邮局,梅姨也曾托人打听过二姨一家的下落,但都没什么结果。后来二姨二姨夫和梅姨一家在南京见了面,梅姨向全家人隆重地介绍了自己的救命恩人。二姨和二姨夫看到梅姨的那三个女儿,不用问,心下也明白了当年梅姨流落到东北的原因。梅姨回老家以后,靠着自己和老公多年的打拼,已经有了自己的事业,四个孩子也都算是成功人士。缘分真是一个奇妙的东西,谁也没有想到,二姨和梅姨的这场缘分会在27年后,以梅姨救助了表妹的再续前缘。现在,老家的亲戚们一提起二姨和梅姨之间的缘分,都唏嘘不已,都说这简直像演电影一样。写在最后通过二姨和梅姨的故事,让我想起了一句话“人间自有真情在”。也让我总结到以下几点为人处世的道理:第一,人比钱重要。这一点一直是二姨为人处事的第一原则。也真是因为她有着这样一个原则,才会在自己也不是十分有钱的情况下收留一个跟自己毫不相干的人。就像二姨说的“谁还没有个难处呢!”所以她总是朴质的想要帮帮人家。而我们现在的很多人都会把钱看得很重要,一切向“钱”看,让我们丢掉了很多亲情感。第二,人与人之间,应该多一份温暖,少一份冷漠。如果当年二姨遇到梅姨的时候,不是向她伸出了温暖的手,而是冷漠的不管她,后边就不会有这么多年温情的故事。当你送别人一份温暖的时候,也许会给一个身处逆境的人送去一分希望,让他(她)更有面对未来的勇气。第三,好人有好报。二姨和梅姨都是好人。二姨能在当年那种物质还算匮乏的年代收留一个陌生人,完全是出于好心,从来没有想到会有什么回报;没想到多年以后,她的女儿因为二姨当年的善举,得到了梅姨的救助,梅姨对表妹的救助,也可以说是二姨善举的延续。反过来说,二姨虽然从来没有奢求梅姨回报她什么,但是梅姨也从来没有忘记了二姨的恩情,她把这份恩情深深地记在心里,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为人处世。如果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能怀着一颗好心、善心、感恩的心,那么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加的和谐。第四,当人处于逆境的时候,一定要有勇于面对逆境的勇气。在我看来,梅姨是个了不起的女人,当年她流落到东北,在那么无助的状况下,也没有对生活失去希望,而是努力争取到自己生存的条件。回到老家,梅姨也没有就此停滞努力的脚步,虽然养育了几个小孩儿,还是靠着自己努力地打拼创造出了更美好的生活。二姨在二姨夫出工伤以后,也很快地回到老家,调整了工作的方向,靠着辛勤地劳动在老家买了房子扎了根,也将两个孩子培养成才,让孩子有一个更好的未来。总之,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我们想收获什么样的人生,就要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生活:当你想从别人那里收获尊敬,你就要去尊敬别人;当你想从别人那里收获温暖,你就要赋予别人温暖;当你用善念对待生活,生活也会把善报送到你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