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主之地3》暴怒者打法攻略(刘荣身为皇帝长子,大错一件未犯,汉景帝却为何废荣立彻)
刘荣身为皇帝长子,大错一件未犯,汉景帝却为何废荣立彻
刘荣本来是汉景帝的长子,又被封为太子。他在太子位置上做事勤勤恳恳,谦虚谨慎,没有犯过任何错误。可是却突然就被汉武帝把他的太子之位给拿下,换给了刘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刘荣被废的原因,看还真的与他毫无关系,都是得罪了汉景帝刘启。是怎么得罪的呢?(刘荣剧照)当刘荣被立为太子后,刘荣的姑妈馆陶公主刘嫖为了世世代代享受荣华富贵,于是想把自己的女儿陈阿娇嫁给刘荣。刘嫖就去给刘荣的母亲栗姬提这件事。哪晓得栗姬一口就回绝了。栗姬之所以回绝,是因为刘嫖一直在讨好弟弟刘启。她讨好刘启的很特别,知道刘启好色,就不断给他送美女。刘启很高兴,就给了刘嫖很多赏赐。但是这样一来,栗姬吃醋了,不高兴了。既然不高兴,咋还会答应呢。栗姬显然是个没脑子的女人,她对刘嫖的一口回绝,当然让刘嫖很没面子。刘嫖一没面子,她的报复就开始了。他先是把女儿陈阿娇和刘启的另一个妃子王娡的儿子刘彻定亲,又把王娡的一个女儿和自己的儿子定亲,由此建立起牢不可破的关系。接着,她们就合伙来搞栗姬了。刘嫖先是在刘启面前说,栗姬这个人很不大度,每次我送美女给你,她都会说三道四。不只是说三道四,还让人对这些美女“祝唾其背”。(栗姬剧照)什么是“祝唾其背”呢?就是让巫师在那些美女的身后吐口水,并行巫术她们,盼她们生病或者早死。要知道,那时候的人是很迷信的,总是相信巫术很灵验。汉武帝就因为“巫蛊事件”,要了他儿子的命。所以,刘启听了后很生气,于是就试探栗姬,说,我将来要是死了的话,你可要好好对待我的那些妃子们啊。说栗姬那人没脑子,在这一点就体现出来了。就算她想不到刘启那是在试探她。但是她难道在刘启的话中,听不到一点积极的信息吗?那时候,刘启还没有立皇后,难道她就听不出这是刘启想要立她为皇后的意思吗?如果她听出来了,当时表态说,陛下,我当然要善待她们。但是,我也要有善待她们的能力啊。我现在不过就是一个一般的嫔妃,怎么善待她们呢?她如果在这时候恰当地说出这个话,很可能她的皇后之位就稳了。谁知道她不这么说,反而暴怒起来,对刘启出言不逊,让刘启很不高兴。栗姬没听出来,刘嫖和王娡听出来了,她们开始了下一步行动。王娡找了一个大臣,让他去给汉景帝说,所谓“母以子贵”,儿子是太子,母亲却不是皇后,不合规矩啊,让他请刘启把栗姬立为皇后。(刘启剧照)这个大臣也是一个没脑子的人。他当时也没想过,是谁让他去这么说?目的是什么?王娡自己只不过是汉景帝的一个“美人”,却让他去请皇帝把栗姬立为皇后,这难道不违反常情吗?哪知道那个没脑子的大臣,真的就这么去给刘启说了。刘启听了,怎么会高兴呢?好好的,让你善待其他妃子,就立你为皇后,你不愿意,现在又唆使别的人来请求!所以刘启当即就把那个大臣处死了,而且还把刘荣的太子之位给夺了。意思就是说,栗姬,你不是说太子的母亲必须是皇后吗?好啊,你儿子现在已经不是太子了,你当然就不是皇后了。由此可见,刘荣的太子之位之所以丢了,完全是他无脑的母亲给弄丢的。当然了,刘启废太子这件事,多少显得有点任性。这也是王朝初期的特殊情况,皇帝根据自己的好恶,对太子随意废立。不过,确实也是栗姬没有做好,连累了儿子。(参考资料:《史记》)
古代大臣被抄家后,家中的女性下场会如何
古代大臣被抄家以后,他家里的女性下场非常惨,最惨的时候,成为奴隶或者娼妓。古代的刑罚里,涉及到全家人的,有抄家,夷三族,诛九族,在这个时候,家里的男性一般都被斩首甚至凌迟,这家的女人呢,一般不会杀,他们往往有四种下场。第一种下场,也是最惨的,发到教坊司或者浣衣局等官方机构充任奴隶甚至娼妓。在古人的认知里,女人是男人的附属物,地位低也不独立,所以官府觉着女人的威胁也小很多,一旦大臣犯罪,一般都只杀男性,不杀女性。你们以为他们是可怜女性吗?当然不是,女人的下场更惨。大臣死了就死了,死了一身轻,大臣家的女人却被朝廷发配到官方机构里,什么教坊司,浣衣局,锦衣卫,做奴隶,做官妓,干粗活累活,一辈子受折磨。特别是教坊司,是朝廷的娱乐机构,里面有很多歌女,乐妓,官妓,供王公大臣和外藩使臣取乐,这些大臣的家属,一旦进入教坊司,那简直是万年不能翻身,一辈子活在痛苦之中。比如靖难之役之后,建文帝那些妃子咋办的?很多都被永乐大帝发配到教坊司和浣衣局为奴为娼,建文帝那些忠臣家里的女眷,下场也是一样的。甚至有个大臣胡闰四岁的小女儿,也被发到浣衣局为奴。第二种下场,比较惨的,给功臣家做奴隶。古代朝廷,为了拉拢住功臣,往往会赏赐功臣爵位、钱财、宝物等等,其实朝廷还赏赐他们奴隶,为的是让他们更忠心,这叫做发功臣家为奴。此外,朝廷为了显示功臣的特权,规定平民百姓家不准蓄养丫鬟奴婢,只有功臣家和大臣家才可以。明律例六条:一、律称庶人之家不许存养奴婢。盖谓功臣家方给赏奴婢,庶民当自服勤劳,故不得存养。如果大臣被抄家,准能抄出一大堆丫鬟、女仆、歌伎,这些人都是哪来的,一部分是自己花钱买的,另一部分是朝廷赐给的。这些抄出的女人,大臣的眷属,就会发配到别的功臣那里当奴隶,总之,这些可怜的女人,永远都不能脱身,一辈子给人做牛做马伺候人。第三种下场,也比较惨,流放三千里,或给边军为奴,或给披甲人为奴。明清两朝,对于犯罪的大臣的家属,最喜欢流放到边疆给军人做奴隶了,明朝的是给边军为奴,清朝人是给披甲人为奴。就像清朝,往往发配到黑龙江宁古塔地区,这可是最为苦寒之地,能活下来就不错了,还要遭受披甲人的。第四种下场:户圈,也就是把一家子圈起来,不让走出指定的范围,相当于软禁。有的大臣,本人是杀了,但是他的家属,并没什么罪过,虽然株连,也不至于定太严重的罪,所以古代的朝廷想了一招,把这些圈禁起来,不让他们随便迁徙,跟现在的取保候审之类差不多吧。反正就是,朝廷让你呆在哪里你就呆在哪里,你该吃吃,该喝喝,过日子不受影响,只是别走出朝廷指定的范围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