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士沙漠土匪战斗力介绍大全(古代土匪在山上是如何生存的呢)
- 古代土匪在山上是如何生存的呢
- 建国初期的运动,解放军共剿灭了多少土匪
- 湘西土匪头子杨永清,拥有1万多人马,为何被迅速围剿
- 常有战事发生,到底有多少个武装组织
- 当年盘踞在川陕边境的大土匪王三春是个怎样的人
古代土匪在山上是如何生存的呢
古代的土匪在山上,那也会为了生存担忧!古代的土匪,不是在山上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古代土匪如果聚集多了,目标也大,会遭到当地官府的围剿,土匪每天过得是担惊受怕的日子,在山上的时候,藏身密林的山洞里,还要在藏身的地方,修建易守难攻的碉堡,或者是用于防卫的城墙,古代的土匪,都会打着杀富济贫的口号,但这土匪也就是喊喊口号而已。 古代的土匪,什么的手段都用,只是为了搞到钱财,古代的小股土匪,只能干些拦路抢劫的勾当,见啥抢啥,根本也没有什么道德可言,甚至在抢不到东西的情况下,会,古代的小股土匪,一般情况下,不会暴露名号,因为怕被当地官府,找到线索进行围剿。如果当地官府剿匪不力,小股土匪就会越聚集越多,形成大股土匪,占据山头,长期和官府形成对峙的局面,古代的大股土匪,管下山抢劫叫砸窑,大股土匪下山,就会袭击古代的村镇,甚至是古代的官府也会被袭击,土匪过境,寸草不生,有的古代穷人,上山当了土匪之后,也会变得心狠手辣,嗜血成性,完全丧失了良知。 这就是环境改变人,说过去有的土匪不伤害普通人,那纯粹是胡扯,土匪屠村的事情,也一样会发生,土匪连普通人家的粮食,都会抢走,什么杀富济贫,那都是土匪自己美化的,在古代任何一个朝代,只要是有能力,都会进行剿匪,古代官府抓到土匪,土匪就是死路一条。古代土匪躲在深山里生存,那日子也不好过,因为钱财也不是容易抢到的,抢大户人家,大户人家有看家护院的,土匪想抢也不太容易,所以这土匪只能抢点小户人家,小户人家又没有大量的金银,土匪在山上的日子,也是过得饥一顿饱一顿的,每天能吃饱饭,就不错了。 古代大部分的土匪,生存的状况,就是忍饥挨饿,东躲西藏,在山上吃点野果子,还要时刻防备着官府围剿,一到冬天,土匪的日子,就更艰难,在深山里连取暖的棉衣都没有,只能卷缩在山洞里,睡在干草堆上,成不了气候的土匪,冬天都不敢取暖,取暖冒出的烟,会暴露土匪的位置,官府马上就会围剿。古代的土匪会形成规模,那完全是当时的朝代不稳,造成的,古代的百姓也恨土匪,因为古代的土匪,那抢劫的时候,会进行无差别攻击,古代的百姓,也会遭到土匪的,在古代抓到土匪,基本上都会执行凌迟,就是用小刀活活的剐了土匪,古代的凌迟刑法,有严格的执行程序,会割上几百刀,才让土匪咽气。 古代的土匪,只有死路一条,因为古代的土匪,基本上都是些莽撞暴躁的人,性格彪悍,动不动就拿刀子解决事情,这些个莽撞的土匪,被剿灭只是时间的问题,古代土匪在山上生存,是饿肚子的时候多,生病了也只能等死,古代的土匪没有什么生活设施,也缺医少药,古代土匪的生存概率太低,基本上都会因为疾病,寿命很短的死去。
建国初期的运动,解放军共剿灭了多少土匪
1950年1月,川西军区第60军178师政治部主任朱向离同志,奉命到四川新都县石板滩地区改编起义部队,不久以后他接到新的任命:出任外交部驻某国武官。是年2月4日,朱向离在一个加强班的护送下前往成都,准备从成都再转赴北京,不幸在成都郊区的龙潭寺被土匪巫杰所部伏击,朱主任和幸存的五名战士被俘后,次日遭到残忍杀害,其状惨不忍睹。事发当天夜里,第60军参谋长邓仕俊亲率一个团的部队来援,怎奈巫杰煽动十里八乡不明的群众上千人,在解放军的必经之路上设置了“火把阵”,我军指战员怕开枪误伤群众引起更大的误会,只能忍痛撤离。九天以后,川西军区救援分队在龙潭寺不远处一个3米见方的泥塘里,发现了朱向离等烈士的尸体,消息上报后,西南军区刘邓首长大为震惊,并向中央提交了专题报告。大为震怒,专电指示西南局、西南军区:“匪患这么严重,我们决不能任其泛滥下去,一定要迅速组织力量剿灭匪患”!于是,朱向离被害案揭开了西南地区乃至全国剿匪斗争的序幕。解放初期的土匪,成分非常复杂,既有原来真正的土匪、也有敌人撤退时留下来的特务武装、还有起义或投诚部队的叛变者,情况比较严重的是,这些匪帮还裹胁了大批群众。上述各色土匪主要分布在西南的川、黔、桂、滇等新的解放区,中南的湘西地区以及西北荒凉之地,其他平原地区和革命老区数量较少。根据统计,1949年底时西南地区的匪情最重,共有1000余股655000余人,其中四川有300余股、贵州有541股、云南有148股。西北地区有较大的股匪470余股220000余人,其中陕西160股、甘肃140股、青海105股、宁夏贺兰山有24股、新疆则有50股。另外,在边远地区还存在着蒋军逃离大陆时留下的部分正规武装,也列入了匪情之中,比如桂军潜入十万大山、六万大山的部队和民团,比如川康交界黑水地区由直接指挥的傅秉勋部,比如“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等等,也纷纷趁我军主力调防之际,发起武装,甚至一度侵占了部分县城。1952年2月,层特地指示西南军区司令员贺老总:“就全国的军事大事来说,在本年度是抗美援朝第一、进军西藏第二、黑水剿匪第三”。1950年3月16日,中央发出关于剿灭土匪建立革命新秩序的指示:“不剿灭土匪,各地革命就无法建立,土改无法完成,广大的贫苦农民就不能真正翻身,各地的救灾和其他一切工作也都将根本无法进行”。接到中央的指示后,西南军区、中南军区、西北军区和华东军区先后抽调39个军的140多个师的部队,共150余万人的兵力,迅速在各地实施了大规模的剿匪作战。剿匪作战的情况是非常复杂的,匪众一般躲藏在深山老林,遭遇我大军进剿就会化整为零,一旦我军主力撤走又会“化零为整”,加之地方尚未巩固,许多群众不了解我军政策,也极易被土匪裹胁煽动,令我剿匪部队投鼠忌器,跟解放战争时期的正规战役战斗是有本质不同的。因此,各军区在剿匪作战的实践中,摸索出一整套办法,大体分为军事进剿、分兵驻剿、追剿匪首等三大阶段,力求除恶务尽。所谓军事进剿,就是组织大部队围剿大股土匪,打垮最猖獗的土匪武装;所谓分兵驻剿,就是以连、营、团等战术级单位,在某一地区反复清剿小股匪帮,所谓追剿匪首,那就是组建精干的小分队和追剿队,必须把各匪帮逃匿的匪首缉拿或者击毙,以免匪帮死灰复燃。匪患最严重的单一省份恐怕得算广西了,根据中南军区所属之广西军区司令部发布的剿匪战报,在三年的剿匪作战歼灭广西境内土匪512917人(从1949年12月到1952年12月)。而1949年底认定的广西境内匪帮,仅有24股数千人,所以这51万多的数字可以说明,广西境内的匪情多次反复,尤以桂系残部、特务掌控的“政治土匪”数量为多,剿一茬又冒出一茬,其中大多数其实是被裹胁普通山民,而骨干就是那么一批。值得注意的是,广西刚解放时的人口不过1500余万,这么一算,比例触目惊心呐。截止到1953年底,第一野战军及改制的西北军区,共计消灭各色武装土匪9.09万人;第二野战军兼西南军区歼灭土匪武装100万人;第三野战军兼华东军区歼灭土匪(海匪)和特务武装24.6万人;第四野战军所兼的中南军区,在广西战役以后,除转隶北京指挥的战略预备队之外,抽调所属部队的80%力量,在豫、鄂、赣、湘、粤、桂等省发动群众和清剿土匪,累计消灭各色土匪115万余人,另华北军区也消灭土匪2.9万人,上述总计248.69万人。.这里需要说明几点问题,第一是东北地区的匪患也曾经比较严重,一度总人数多达25万人,但是其大部是在解放战争期间就已经被剿灭,也就是东北我军建立北满根据地的时期,比如《林海雪原》里面的座山雕、郑三炮那些匪帮,都是在1948年之前就被消灭了。期间大概用时两年多,既然讨论建国初期的剿匪数字,那么这部分就不能计入在内了。第二是剿匪斗争并非到1953年就全部结束了,在边远地区仍有少量残匪,比如四野兼中南军区先后剿灭土匪和特务武装135万余人,那么也就是说,在1953年以后还消灭了19万余人。第一野战军兼西北军区的战史显示,歼灭土匪和特务武装12.9万人,也就是在1953年以后又消灭了3万余人,所以建国初期的总计歼匪数字,最合理的统计,就是把歼敌总数去掉其中正规军、非正规军的数量。根据最新的统计数字,解放战争和建国初期我解放军军总计歼敌1065.8万人,而解放军总部《一九四六年七月至一九五零年六月战绩总结公报》发布的统计数字是:消灭敌正规军554.247万人,非正规军252.888万人,累计歼敌人数为807.135万人,两个数字有约259万的差额,因此可以大体得出结论,解放军消灭的土匪和特务武装应该在260万人左右。如果再算上1949年之前东北、华东、华北等根据地的剿匪数字,那就得接近300万之众了,同时,我军在剿匪战争缴获各种火炮2100门、131万余件。
湘西土匪头子杨永清,拥有1万多人马,为何被迅速围剿
解放战争接近尾声时到新成立的一两年间,全民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相继剿灭、肃清了各地土匪,根除了千百年来的匪患。湘西土匪头子杨永清,拥有1万多人马,也在这次秋风扫落叶般的大剿匪中灰飞烟灭了。亦官亦匪,亦军亦帮的杨永清杨永清(1886--1950),湖南芷江人。曾任湘军第1师17旅少将旅长,国民革命军旅长、中将师长,1928年部队缩编,改任少将旅长,因职务的降低便离职回乡。回到地方后,杨永清有了用武之地。他创立了“楚汉宫”,成为湘西最大的帮会组织。他自任龙头大爷,潘壮飞、杨春圃为副龙头大爷。楚汉宫以武力强迫群众加入帮会,要求必须交钱、交枪。谁要是抵触,就命令在帮会中专门执行死刑的“红旗五哥”曾西胡子带人去杀。所以,楚汉宫发展得很大。1930年,杨永清当上了湘西上游各县联合维持治安会,1935年10月任湘西绥靖公署七县联防剿匪总指挥。抗战爆发后,杨永清被任命为第70军暂编13旅旅长,湖南民众自卫团军事参议会少将参议等职。可以看出,杨永清身兼多职,亦官亦匪,亦军亦帮,是湘西土匪中实力派人物。白崇禧给他送来了甜枣1949年7月,国民党华中军政长官白崇禧亲赴芷江,宴请各股匪首,为他们打气壮胆,企图把解放军挡在湖南。白崇禧与这些匪首一一握手,还和他们拜起了把子。对湘西土匪头子杨永清青睐有加,与他歃血结盟。随后,杨永清被任命为湘西纵队司令兼芷江警备司令,白崇禧还送给他一部电台、三千银元和一万发子弹。实际上,白崇禧心里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他一心想“划江分治”,与李宗仁来统占长江以南半壁河山,他拉拢利用这些土匪头子,是为他整盘棋来布阵的。杨永清的不归路1949年8月初,程潜、陈明仁率部反蒋投诚起义,瓦解了老将在西南地区的实力,解放军分两路向西南挺进。此时的湘西纵队司令兼芷江警备司令的匪首杨永清还想放手一搏,下令部下筹款搞枪,决意与解放军一战。他们为阻止解放军前进的步伐,采取毁坏交通、炸毁桥梁等手段,同时,在已解放的农村地区烧杀,杀害农会人员,抢走耕牛五六千头。解放军占领芷江县城后,杨永清组织反扑,联络各股土匪与解放军决战。还制定了一个所谓的“鸡笼计划”,妄图把解放军引入他们设下的包围圈。1950年春,解放军四个团在麻阳地区包围了杨永清为首的大股土匪,经过激战,打死打伤和俘虏匪徒600多人。但杨永清等重要匪首乘机逃脱。为了歼灭残匪,解放军和当地群众进行大规模搜索,采取拉网式搜查,压缩匪徒的藏身范围,抓住了一些残匪。杨永清和干女儿黄玉姣在荒山古墓里躲了几天,眼见着就会被捉到,只得化装。杨永清化装成新娘,黄玉姣化装成媒婆,1950年11月20日被解放军抓获。其他匪首的下场另外几个匪首也没有逃脱,姚大榜装成赶场的农民,结果被识破。师兴周藏到粪坑里,结果带着一身臭被揪出来。“苗王”龙云飞被军民乱枪打死。张大治在深山逃亡两个多月,被一个小孩告发,逃跑时被击毙……1950年12月26日,杨永清被处决。结语拥有1万多人马的杨永清,被迅速围剿的原因很简单。从力量对比而言,这1万多匪徒纯属乌合之众,他们对付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凶残无比,但在历经百战的解放军面前则不堪一击。从战略战术和战斗精神等各方面来说,这些土匪都毫无优势,根本无胜算可言。从形势而言,解放军是乘着解放战争胜利的大好局面,剿匪如排山倒海,势如破竹;对土匪来说,只是负隅顽抗,做最后的挣扎,失败是必然的。从民心而言,民众对土匪是恨之入骨,必欲灭之而后快。解放军和民众剿匪同心协力,形成了剿匪的天罗地网,匪徒插翅难逃。杨永清就是有10万、百万的土匪,结局也是被剿灭。吃掉杨永清的1万多人马,小菜一碟!
常有战事发生,到底有多少个武装组织
自称有135个民族,的少数民族占全国人口的30%以上,其居住区域超过了国土面积的一半。近20年,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对缅北少数民族进入怀柔政策,分化打击策略以削弱少数民族武器力量。今天,缅军兵力已达到50万人。缅军所以自独立以后,10多个较大的少数民族都组建了本民族的武装与以缅族为主的中央对抗。下面我们就说一下其中最大的六个武装。果敢同盟军又称为民族同盟军,缩写MNDAA,1989年3月11日,彭家声率部脱离缅共,成立果敢同盟军,是掸邦第一特区的武装组织,彭家声为领导者兼特区。果敢同盟军果敢位于掸邦东北部,面积约1万多平方公里,人口约15万。2009年该部一分为二,一部已经接受改编为边防营,另一部力量依然存在,在其他民族武装控制地区卧薪尝胆。果敢同盟军目前总兵力有五个旅8000多人,司令员为彭家声大儿子彭德仁。佤邦联合军佤联军,简称UWSA,成立于1989年,活动于掸邦第二特区,是从缅共领导下的缅共军中分离出来的民族地方武装,现已成为最大的民族地方武装组织。控制面积3.7万平方公里,管辖人口约66万人。佤邦联合军正规部队总数约3万人左右,总部设在邦康,现任佤邦联合军总司令为鲍有祥。佤联军的官兵每人每月只能领到50斤大米和约合一两百元的'菜金',但士气很高。佤邦联合军在南方的泰缅边境还设有一个军区叫做佤联军171军区,指挥官魏学刚。南部军区的面积增至1.8~1.9万平方公里,人口26万。克钦独立军克钦独立军,简称KIA,本名'克钦解放军',该军成立于1961年2月5日,主要由克钦族人组成(在境内的景颇族为同一民族)。是联邦最大,最强的民族自治武装之一,控制克钦邦第二特区,克钦独立军总司令为恩版腊。克钦独立军辖区位于克钦邦东北部,与云南及印度的阿萨姆邦接壤,控制区面积约287平方公里,下设12个县,人口约15万人。克钦独立军总司令恩版腊'克钦'的规定:男子从13岁起就必须当兵,且终身不能退伍。每户人家如果有5名子女必须3名参军,有3或4名子女必须两名参军,有两名子女必须一名参军;如果没有男子就招女兵。克钦独立军军力占到了克钦族总人口7%,并都是教徒。克钦军总兵力不超过1.5万人,分为5个旅。克伦民族解放军克伦民族解放军,简称KNLA。是克伦民族联盟下属军事团体,克伦民族联盟最强盛的时候拥兵6万。1995年,克伦民族解放军从中分离出来,现在为主要地方民族武装之一。在金三角它是历史最悠久,也是最顽强的一支武装。克伦民族解放军1963年头人冉为带着一部分克伦武装,投降,1994年,克伦又出去,跟和谈,目前克伦民族联盟正式编制只有5个军,总兵力已经不到1万人。克伦民族解放军掸邦联合革命军掸邦联合革命军,简称SURA,成立于1960年,莫亨任首领。1985年该部与坤沙的蒙泰军合并。1996年初,原莫亨归部团长昭耀世(约瑟)率2000余人,脱离坤沙自立门户,重新组成'掸邦联合革命军'。坚持武装斗争。掸邦联合革命军该部现主要活动于景栋以南,邦弄以东地区,以及孟乃、兰科、孟班、赛芒滚、万达果、刀辛和孟裴等地。总兵力约5000余人,编成756、757、758和759四个旅,总部设在景康(景统)。该部现仍继续坚持武装斗争。罗兴伽穆斯林团结阵线该阵线是若开邦的穆斯林**武装组织,成立于1978年,同时建立了“罗兴伽穆斯林游击队”,并在该邦的貌夺和布帝洞等地区建立了根据地。少数民族战士1991年缅对其根据地进行了大规模清剿,该部武装和穆斯林难民大批逃往孟加拉国。外逃的穆斯林团结阵线仍继续在孟加拉国坚持反缅的斗争,并向国家请求援助,现该阵线由昭鲍任,武装力量约3000余人,总部设在孟加拉国境内。新孟邦党新孟邦党,简称NMSP,成立于1962年,由奈瑞景任,1980年党内出现矛盾发生内讧,分成两派。1987年两派经过协商又重新统一。1993年-1995年该党与缅举行过4次和解谈判。1995年6月双方签订了政治和解协定。1998年以来,由于缅在孟族聚居区推行同化政策,新孟邦党声称要中止与缅和平协定。现该党总兵力7800余人,各种武器8300余件,总部设在耶羌帕。在数十年的战争中,相继击败众多实力雄厚的地方武装,现在民族武装实力相对于70-80年代,实际已大幅度下降。早已不具备与缅军正面对抗的能力。但各个民族武装与中央开展游击战,缅军又强迫当地居民迁移,以隔断民族武装后援,导致双方怨恨很深,相互猜疑。缅北少数民族同样信奉:“没有,就没有一切”。
当年盘踞在川陕边境的大土匪王三春是个怎样的人
王三春是时期的一代巨匪,其臭名昭著的恶行在地区档案馆里都有几大卷宗,特别是活吃人心下酒的恶行更是令人发指。其狂妄程度更是世所罕见,曾高喊出“活捉”的口号,还敢跟红军打仗,更敢于攻击国民党部队,并依靠“铁血营”的强大战力,盘踞秦巴山区一带长达35年,因此被当时民间称为“刁民中的鼻祖,嚣张跋扈的魔头。”王三春有多狂妄?狂妄一:抗战爆发期间,王三春坚持的一贯原则就是:“受招不受编”、 “受调不受编”,一切“我说了算”。这时,派代表打算收编王三春,而王三春却对代表说:“没资格管我,我也不愿意享他的福,他那个青天白日底下有个鬼,我要捉他的鬼”。狂到连蒋石也不放在眼里。狂妄二:红军借道陕南,打算北上,而王三春却派出一营兵力在回龙驿进行阻截。负责阻截任务的就是其麾下的“铁血营”得力干将魏富堂。狂到连红军都敢惹。狂妄三:一天,铁血营营长魏富堂对王三春说,无论干什么,都应该“盗亦有道”,我们还是要讲一点江湖信义。但是,王三春却是:“我就是江湖,谁不听我的,就一天也别想混下去了。”王三春有多凶残?凶残一:因不喜“打春”二字,听闻后立即。一天,镇巴街上佘家媳妇和邻里闲聊,说到:“明天打春了,要给女儿黄花买个饼吃呢,孩子馋饼馋得不是一天了。”这本是一件很平常的邻里交流,但王三春却感到心中别扭,认为“打春”不就是打他吗?第二天,佘家媳妇在街上刚买个饼,正要递到女儿黄花手中,突然背后被王三春派出的铁血营中的一帮匪徒捅了一刀。瞬间手中的饼掉落地上,并向着坡底滚去。女儿不知究竟,只顾追那掉落的饼,待她返回时,已发现妈妈倒在了血泊之中。当时,年幼的女儿依旧不知妈妈被杀,还将散发着热气的饼放到妈妈嘴边,让妈妈吃,只是妈妈已经再也张不开嘴了。后来,黄花的父亲老佘赶了过来,大骂土匪王三春和铁血营的魏富堂,被好心的百姓劝阻后,立即带着女儿逃往他乡,并隐姓埋名。解放后,黄花还指出王三春和魏富堂的恶行,魏富堂终被枪毙。凶残二:活吃人心下酒,竟然从多人身上练成了“绝技”。一天,由于厨子回家探亲,王三春渴酒没有下酒菜,便顺手拉过一个“肉票”,将其胸口划开,并从背后猛踹一脚,手下将碗向“肉票”胸口下一伸,一颗跳动的心便落入了碗中。而王三春就将挖出的心生切下酒,如果感到太肥,就会让人炒熟再吃。凶残三:因家中八哥被猫叼吃,扬言要诛灭猫主全家。一天,王三春养的一对八哥被野猫叼吃,大怒之下,派出铁血营捕杀全镇的猫,并扬言:若从那家的猫腹中剖出鸟毛来,就会杀光猫主全家。这一下,吓得全县城老百姓跪下。凶残四:因赎金凑的迟了点,便将“肉票”活埋。一天,王三春为了筹集军费,命令铁血营绑架了南郑县财主陈百万的女儿,并提出了五百条枪、三千块银元、一千五百套军服的赎人要求。但是,等到陈百万凑齐所需赎金品物前来赎人时,却被告知女儿已经被活埋很久了。王三春有多强实力?那么,除开时的乱世条件不讲,王三春究竟有多强的实力,敢于如此无法无天。实力一:经济上自立。当时,王三春的劫掠范围覆盖陕西二十多个县,自行“委任”许芝田为镇巴县县长,设立税收局统一收税,收来的钱全部用于自己的日常花销。同时,组建铜元局,铸造铜钱和印布币,并在川陕边境发行使用。此外,还在镇巴城修建“泾洋桥”等造福百姓的事业。实力二:军事上独立。王三春坚持的一贯原则就是:“受招不受编”、 “受调不受编”,极盛时期,他的武装力量达到四个团,5千余人。而其中的铁血营则是其核心的武装力量,每个普通士兵都是排级待遇。实力三:形同独立王国。在王三春的老巢镇巴县,有一套完整的行政管理体系,设置有八大处,即:军需处、服管处、医务处、军械处等。同时,还建有造币厂、边棚营、儿童连、铁血营等机构,并成立了“中华救民镇槐党”,还请来了南京武术学校的教练,教他和他的老婆们练武术,俨然成了一个独立王国的建制。王三春是如何被剿灭的?面对这个恶贯满盈、臭名昭著的 “剿匪司令”,差点让成为后世笑柄的大土匪王三春。震怒之下,密令陕西省兼西安行营主任蒋鼎文:“不惜一切代价,剿灭王三春和他的铁血营。”为此,蒋鼎文派谢辅三调用炮兵,对着王三春的老营进行猛轰。王三春眼看难以抵抗,只好带领残部窜进山林草莽。但是,被追剿期间,由于他平时作恶多端,滥杀无辜,在逃窜途中屡屡遭到群众告密,因此兵力损失惨重。当年底,数千人的队伍仅剩下百余人。同时,铁血营营长魏富堂也离他而去,并躲藏在了山大沟深的佛坪。而此时的王三春残部也被谢辅三率领的国民军围困于户县秦岭北麓的太平峪,后因弹尽粮绝缴械投降。最终,于1939年12月31日,王三春在镇巴县被枪决。自此,活动于秦巴山区长达35年的王三春匪患就此被剿灭。图片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