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剑奇谭3渭水剑炉怎么下去(青铜阁装饰)
青铜阁装饰
青铜阁装饰效果图
2019年你的书单有什么书
要列出一年的书单,那么最为重要的就是综合性。如果一年全都看小说,那么只能获得精神的愉快,真正能学到的东西实在非常少。如果一年全都在看哲学,哲学又称为“无用之学”只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和打破思维的僵局,但是如果真的要能为我们生活提供什么帮助,那真的也是非常局限了。如今社会高速发展,如果想要成功,或者看得更远,就要迎合时代的发展,牢牢抓住时代发展的特征和规律,所以我觉得社会科学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经济科技类的。所以我先推荐经管类的几本书:罗振宇2019年跨年演讲推荐的《变量:看见社会小趋势》《薛兆丰经济学讲义》一个年轻经济学家独特的眼光审视经济的发展《魔鬼经济学》通俗易懂,同时让人明白市场和做生意的亏盈华尔街投资大神瑞·达利欧的《原则》,把自己的见识全写了进去当然,提到综合性,那么别的类型当然也是不容忽略的。对于文学类有兴趣也可以读一读:《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周国平、《孟子》、《菜根谭》,既然古代又有现代,都能够给现代人带来很多的启示。关于诗词类推荐《纳兰词》《李商隐诗集》《诗词大会》的新书也是不错的。小说类,真的不推荐看网络小说,网络小说真的是非常无用,非常平庸。推荐《肖申克的救赎》、《嫌疑人X的献身》、余华的《活着》。随笔类的看鲁迅,就有点太晦涩难懂了,不如看看《式思维》、柏杨的《我们要活的有尊严》。历史书,则推荐迟子建的新书《伪满洲国》,《曾国藩传》、《红顶商人胡雪岩》还有《王阳明传》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好书。当然通俗读物可以读一读《明朝那些事》《汉朝那些事》写的都是不错的。就心理学而言,读一读浅显的就可以了,但是千万不要读那些不专业的书籍。像《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个就不是正规的心理学作品,而是相当于一本故事集了。如果要读心理学,最好就读一读国外的心理学。戈特曼的《爱的沟通》是两性心理学的优秀作品,大家真的很有必要读一读。还有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也是非常值得一读的。那些《梦的解析》就是非常晦涩的,而且理论如今已经淘汰,真的没什么读的必要了。人文哲学类再推荐一些: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社会契约论》。柏拉图的《理想国》,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罗素的《哲学简史》、胡适的《哲学史大纲》,大家能读就读一读,也是有一定好处的。综合性非常重要,但当涉猎,见往是耳。如果大家有想交流的,可以关注私信哦!
古剑奇谭三中品定痛散配方
古剑奇谭3中,大家在阳平会接到一个要求10个中品定痛散的侠义榜任务,很多玩家这时候只有下品的定痛散,中品的估计就一个金疮药,那么这个定痛散到底怎么获得呢?下面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下攻略。【古剑奇谭 3 中品定痛散怎么获得】这个其实不要担心,在家园里面的配方很多都是随着主线剧情的推进才解锁的,这个中品定痛散也是不例外,大家只需要等到主线完成就可以做了,大概的剧情到哪里忘记了,差不多是渭水剑炉这个主线左右。随时去家园里看看就可以看到这个解锁的提示了。
古代十大军师有哪些,在十大军师中谁又排第一
对于这样的问题,史学家从无定论,这本就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又何况“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作为一名资深的历史爱好者,在此我想谈一下我的看法。首先我们要明确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今天讨论的是“军师”,军师是什么?是谋士,是谋略家,而不是军事家、政治家,军师着重的是“谋略”,当然也有三者兼具的奇才。因此我们接下来所谈讨的更应该是那些居于幕后、出谋划策的仁人志士,而不是冲锋陷阵、上场杀敌的战将主帅,因而像白起、王翦、霍去病等人自然不在讨论之列。还是那句话“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除非当面锣、对面鼓的一对一斗法,要不很难排出个一二三四五,在此我只能按照朝代顺序罗列一番。1.周朝百家宗师——姜尚,看到这可能有朋友忍不住发问,你上文刚说过探讨的是军师,姜尚是主帅,为何排入其中呢?原因就在于姜尚子牙公就是那种兼具谋略家、政治家、军事家的奇才,他是兵学奠基人,历史地位崇高无比,诸子百家皆奉其为本家人物。首推其为第一,当之无愧。2.东周——孙膑、范蠡,春秋战国时期,数百年间,能人辈出,但论谋略,首推孙、范二人。孙膑拜师鬼谷子,田忌赛马小试牛刀,桂陵、马陵之战,围魏救赵,扬名天下,奠定齐国霸业,厥功甚伟。范蠡帮助勾践卧薪尝胆,屡献奇谋,兴越灭吴,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后全身而退,避免兔死狗烹的悲剧,着实令人钦佩。3汉朝——张良,汉初三杰之一,圯上纳履,得授兵法,鸿门宴上,保全汉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辅佐刘邦终有天下,而后助太子登位,功在社稷,足称的上汉初第一人(韩信也很厉害,但他不懂政治,终究还是没落个好下场)。4.三国——郭嘉,三国也是一个能人辈出的时代,但郭嘉堪称三国第一奇士,神机妙算,计谋百出,可惜天妒英才,英年早逝。想必有疑,为什么没有诸葛亮,其实我也很喜欢诸葛亮,但诸葛亮确实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却并不是个谋略家,他的计谋真的有限,大家不要被小说所蒙蔽,那些耳熟能详的火烧博望坡、草船借箭、三气周瑜、七擒孟获都是小说虚构,正史并无记载,可怜诸葛丞相。六出祁山,寸功未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5.唐朝——李靖,卫国公李靖也是一位兼具谋略与军事的奇才,一生南征北讨,立下赫赫战功。6宋朝——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发动陈桥兵变,策划赵匡胤“黄袍加身”,结束五代混乱局面,统一中原,而后“杯酒释兵权”巩固皇权,为宋朝立下不世之功。7.明朝——刘基、姚广孝、王阳明。刘基已经不需过多赘述,他已经处在一个半人半神的境界,屡屡救朱元璋于水火,可以说,没有刘基的出谋划策,朱元璋见不到这个崭新的大明帝国;黑衣宰相姚广孝胸有城府,计谋多端,辅佐朱棣,终有天下。王阳明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圣人,一生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江西剿匪、鄱阳湖平叛、两广治乱,他的计谋出神入化,五一不成,一句话,真乃神人也!以上排名仅代表年代顺序,是我个人的一些观点,若有不当,欢迎诸位批评指正,知我罪我,一任诸君~
有人说唐朝的江山,一半是李秀宁打下来的,一半是李世民打下来的,到底有没有道理
这话说对了一半:唐朝的江山,有一半确实是由李世民作为统帅打下来的;而另一半则很难笼统的概括,但绝不是某一个人的功劳。我们先结合下图,整理下李唐的对手们是怎么消亡/消失的。我们按照从左到右、从上至下的顺序来梳理。李轨,凉州姑臧人,于公元617年起兵占领河西之地。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后,主动与李轨交好,认其为堂弟,并册封为凉王、凉州总管。但李轨并不满于此,他自称“从弟大凉皇帝”,实际上是要跟对方分庭抗礼。为了收拾这位不给“面子”的老弟,李渊派安兴贵前往河西玩了一出无间道,煽动当地官员倒戈,最终李轨兵败被俘,于公元619年在长安被斩首。薛举、薛仁果父子,是唯一让李世民惨败的强敌。公元617年,薛举趁着饥荒起兵,仅用10天就占据了陇西之地。他起先自称西秦霸王,不久后在兰州称帝,其后成了李渊父子不得不直接面对的敌人。公元617年,薛仁果大败给李世民;但在第二年,薛举设计突袭李世民,杀害六成唐军,并将尸体筑为京观,多名唐朝大将被俘虏,李世民则率残军逃回长安。而在其后,当薛举正准备攻打长安时却意外病故,生性残暴的薛仁果即位后,西秦开始走下坡路。公元618年,在连续败给李世民的情况下,薛仁果投降,不久后在长安被斩首。梁师都,出身陇西豪族,于公元617年联合突厥反叛隋朝。在占领今陕西、甘肃等地后,他也迫不及待的称帝、建立梁国。此外,他甘心做突厥的代理人,多次怂恿对方南侵。不过此人志大才疏,一生中多次被唐军击败,最终在公元628年,被柴绍、薛万均率领的唐军逼到绝境后,死于堂弟梁洛仁之手。刘武周,曾经打得李渊想退守关中的猛人。他同样是在公元617年起兵、同样借助突厥人的势力,曾经被册封为为“定杨可汗”。他的高光时刻,是在公元619年率领宋金刚、尉迟敬德等悍将南攻太原,先后打走李元吉、击溃裴寂,几乎占领山西全境,李氏父子在关中之外的地盘丢失殆尽,李渊甚至考虑“宜弃大河以东谨守关西而已”。,李世民亲自率军北上迎战,经过艰苦鏖战后,刘武周逃亡突厥,唐朝收回失地;公元620年,试图逃回马邑的刘武周被突厥人杀死。高开道,是活跃于幽州一带的农民起义领袖。他在公元618年建立燕国;两年后,在窦建德的威逼下,他向唐朝投降,被任命为蔚州总管、上柱国、北平郡王。但到了公元622,他翻脸不认人,联合突厥、刘黑闼多次与唐军对抗。公元624年,由于部将张金树反叛,高开道全家被杀。在隋末各股军阀中,窦建德的口碑很不错。他最早(公元611年)、实力强大,先后击败宇文化及、孟海公等,建立的夏国雄踞河北,成了当时北方最强大的起义力量。到了公元621年,他率领大军救援被唐军围困在洛阳的王世充,却被李世民扼守虎牢关、以少胜多击败,其后被俘押往长安处死。刘黑闼原为窦建德部下,夏国灭亡后躲回老家种菜。窦建德死后,由于担心被殃及,他连同其他老战友起兵反唐,其后势如破竹,先后打败李神通、罗艺、李世勣、薛万均等唐朝名将,没用半年就恢复了窦建德的地盘。但到了公元622年,刘黑闼在洺水之战被李世民击败,率残部逃往突厥;后来虽然趁着李世民被召回的机会卷土重来,并且一度击杀唐朝藩王李道玄,但最终被亲自出马的太子李建成击败,于第二年被死。徐圆朗,617年起兵的起义军领袖,作为没什么背景的小势力,他曾先后依附李密、王世充、李渊。公元621年,他跟随刘黑闼反叛唐朝,最终却望风而逃,死于路人之手。王世充、李密我们比较熟悉,俩人堪称洛阳一线的老冤家。李密在与宇文化及的血战中伤筋动骨,被王世充捡了个便宜,兵败后不得不投奔李渊,最终因试图反叛而被杀;在洛阳称帝、建立郑国的王世充,则在被李世民打的痛不欲生时,招来窦建德帮忙,不曾想却被李世民来了个连锅端,最终双双身死国灭。萧铣,南北朝时期南梁皇室后裔,于公元617年起兵,并在第二年正式称帝,宣布光复南梁朝,巅峰时期的他,拥兵四十万,雄踞一方。但在随后的,他由于疑心太重,逐渐与部将离心背德。公元621年,唐军派出藩王李孝恭、名将李靖的组合攻打梁国,萧铣压根不是对手,在投降后被处死于长安。林士弘于公元616年在豫章郡起义,起先自称南越王,不久自称皇帝,国号楚。巅峰时期的他,占据北自九江、南到番禺的广大地区,拥兵十余万。公元621年,萧铣兵败被杀后,林士弘失去了北方屏障,多次被唐军击败,他先投降、后反叛,最终在败退途中病死。杜伏威、辅公祏于公元613年联手起义;公元619年,他们一同投降唐朝。到了公元623年,辅公祏反叛,悍然称帝、建国号宋,却在第二年败于李孝恭、李靖这一组合之手,最终被斩杀于长安。而无辜的杜伏威也因此被牵连,在被罢官夺爵、全家被抓后,也于公元624年暴病而死。不过到了公元631年,他被李世民,追封吴国公。沈法兴原为吴兴郡守,公元618年他以诛杀弑君者宇文化及为由起兵,占领了长江以南十几个郡,并于公元619年自称梁王。后来,他多次被李子通击败,最终在绝境中投江。李子通,在615年自称楚王,到了619年在江都建立吴国。到了公元621年时,他在杜伏威的攻打下投降,被送往长安。但到了第二年,得知自己最怕的杜伏威入朝后,李子通试图逃回吴地东山再起,却在途中官吏抓获后处死。综上我们可以发现,在隋末的十余个对手中,薛举父子、刘武周(含宋金刚)、窦建德、刘黑闼、王世充等势力被李世民亲自击败(刘黑闼姑且算半个),虽然数量上不到一半,但这些人都是当时的最凶悍、最具战斗力的敌人,因此,说李世民打下唐朝半壁江山,并不为过。而其他敌人中,要么迫于李氏的强大实力主动归附,要么亡于地方军阀之间的,同时李孝恭、李靖这对组合也多次立下大功,甚至连太子李建成也颇有斩获。唐王朝能统一天下,靠的正是独一无二的稳定性、遥遥领先的综合实力。而一些朋友所说的刘秀宁,也许指的是李渊的女儿、李世民的三姐。在正史中,她并没有留下名字,我们可以称她为柴绍的妻子李氏、唐王朝平阳公主。当初在柴绍前往晋阳参与老丈人的起义时,平阳公主孤身留在关中,偷偷回到鄠县(西安市西南部)的李氏庄园后,变卖家产,联合叔父李神通攻下鄠县,其后派家奴马三宝大肆招募关中各股流民、盗贼、起义军,兵力累积达到7万之多。当李渊大军渡过黄河、到达长春宫后,平阳公主把这些兵马都带给了父亲,为李渊顺利攻下长安立下大功。平阳公主死后,李渊打破常规,依照“前后部羽葆鼓吹、大辂、麾幢、班剑四十人、虎贲甲卒”的高级军礼为女儿下葬,以表达自己对这位“巾帼英雄”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