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带小孩攀爬许愿塔拿硬币,是对是错?
视频显示,一名身穿白色短袖的男子,爬上了一座写有“弘法寺”字样的许愿塔,并伸手不断捞捡塔里的硬币。男子跳下许愿塔后,将捞到的硬币递给了一名孩子,并称“发了”。而在许愿塔另一侧,一名女子举着一名孩子也爬上了塔。男子随后也再次爬上许愿塔,继续捞捡硬币。
对此,有网友表示,不应该去捡其他游客用来祈福的硬币,更不应该当着孩子的面做这样的事。当然,这个年轻的父亲估计他是不懂得这些道理,他既没有偷的意思,也没有抢的意思,而仅仅是把这些零钱拿过来给孩子玩儿,让孩子高兴而已。
因为信众在寺庙里施舍是施舍给寺庙里的僧人、尼姑来供养他们的,而不是为了施舍给来寺庙的游客或者是普通的信众。当然有的信众在施舍的时候,可能不一定想着是给寺庙里的师傅,也就是僧人或者尼姑施舍,而是为了给佛菩萨施舍。但佛菩萨并不需要常人社会的金钱或者物品。最终这些金钱和物品还属于供养寺庙的僧人和尼姑的供养金。在道家,在道观里,一般称为法金。
游客在景区投掷“许愿钱币”的行为该如何定性,主要存在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游客投掷钱币许愿祈福,是放弃对钱币的所有权,投掷钱币属于抛弃行为;另一种观点认为,游客明知景区管理人员会定期清理钱币而投掷,是意图将钱币赠与景区。基于上述不同认识,引申出对“许愿钱币”属性的两种不同看法:基于抛弃行为性质之上的“许愿钱币”,在没有合法所有权人之前,属于无主物;基于赠与行为性质之上的“许愿钱币”,其所有权属于景区管理部门。
基于投掷“许愿钱币”属于赠与行为的观点之上,“许愿钱币”的所有权属于景区管理部门,景区管理部门依法可以处理“许愿钱币”,而普通游客不能私自打捞钱币,否则可能构成盗窃罪。
综上所述,普通游客是不能主张对“许愿钱币”堆积而成的“金银岛”钱财的先占取得,进而私自打捞钱币的。景区管理部门依法享有对“许愿钱币”的所有权,能够依法处分这些钱财。
这样的行为对孩子的教育并不良好,孩子们应该被教育,要尊重社会规则和法律,而这对父母的行为,却是在示范违反规则的行为,这会让孩子们学习到不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事实上,在许多场合,我们都可以看到一些不符合道德及规则的行为,作为成年人和有孩子的家庭,我们应该好好教育孩子们尊重规则与法律,并且不要模仿不好的行为,让我们一起从小事做起,培养出更好的公民意识,共同建设更美好的社会。以上就是小编带来的资讯。 欢迎关注本站,无论是时事热点,新闻资讯,游戏攻略与各类资讯,你都可以在这里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