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下载站

热点新闻

继水稻杂交后,马铃薯杂交育种也获得重要突破

日期: 阅读:
很多人不知道,在肯德基和麦当劳吃的薯条都来自120年前育成的马铃薯品种。作为全球13亿人口主粮,马铃薯育种进程缓慢,亟需新的育种方法对马铃薯育种进行变革。为此,中国农科院的科学家们提出了“优薯计划”,目的就是为了让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人吃上更高产、更优质的马铃薯。

马铃薯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但对育种家来说,培育优质马铃薯品种是个难题。北京时间2023年5月4日,国际学术期刊《细胞》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黄三文团队的最新成果,通过追踪最长8000万年、累计12亿年的马铃薯基因组进化痕迹,绘制了首个马铃薯有害突变的基因二维图谱。这一图谱将有效帮助育种家预测马铃薯育种中可能出现的基因“踩坑”处,由此大大加速杂交马铃薯的育种进程。该成果标志着我国在马铃薯育种基础理论和技术上进入世界领先地位。

研究发现,绝大部分的二倍体马铃薯自花授粉后不能产生成熟的种子,同时,传统育种过程中积累的有害基因突变,会造成马铃薯繁殖力和产量下降,即自交衰退,这成为妨碍马铃薯育种进程的两大障碍。针对以上问题,黄三文团队先后解析了单倍体、二倍体及四倍体马铃薯的基因组和泛基因组,初步解析了自交衰退的遗传基础,并培育出第一代自交系材料及杂交种。

北京时间2023年5月4日23时,国际权威期刊《细胞(Cell)》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黄三文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Phylogenomic discovery of deleterious mutations facilitates hybrid potato breeding(利用进化基因组学鉴定有害突变进而指导杂交马铃薯育种)”。

该研究发明了一种新的“进化透镜”技术,给育种家一双“火眼金睛”,能够及早发现阻碍马铃薯育种的基因组“暗礁”(科学家称之为“有害突变”),避免育种“走错路”,让大家能够更快吃上更优质的高产土豆。

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了解到,我国在杂交马铃薯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黄三文带领科研团队,创新理论和方法培育杂交马铃薯,用二倍体育种替代四倍体育种,并用杂交种子繁殖替代薯块繁殖。国际学术期刊《细胞》(Cell)日前在线发表了黄三文团队的研究成果,这是我国“优薯计划”实施以来取得的重大突破。

以上就是小编带来的资讯。 欢迎关注本站,无论是时事热点,新闻资讯,游戏攻略与各类资讯,你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今日编辑铺热门推荐:魔女之岛 烧脑找不同 一千克拉女王 黑夜森林跑步

最新资讯

标签: